最近投行领域有一句话:“世界风投看中国,中国风投看合肥”,虽颇有玩笑之意,但确确实实的反映出合肥市在风投领域的成功,甚至有网民戏称合肥是“*城”。不过合肥市在风投领域成功的背后,是勇于投资的胆识和严谨审慎的投研能力,而在股权投资浪潮席卷的今天,作为普通投资人的我们,是否可从这个不掷骰子的“*城”合肥身上寻得一丝股权投资与产业投资的反向思考?
一、风投第一城的底蕴:产业变革的鲜活样本
合肥被冠以“*城”“风投第一城”的名号只是近几年互联网与创投圈兴起的调侃,但如果将时间的眼际放长,从改革开放后百废待兴的时段开始看,就会明白合肥风投第一城的名号有着丰厚的产业变革底蕴由来。
上世纪80年代,合肥无线电二厂所生产的*山牌电视机曾在国内备受追捧,而合肥市也抓住了改革开放后那个民众物质生活极速扩充的红利期,迅速在家电领域大步迈进,世界第一台VCD、第一台变容式冰箱乃至中国第一台自产微型计算机均出自于合肥市企业,那个时期,家电三大件领域合肥可谓无人出其右。
▲合肥知名本土家电企业
但是家电领域的快速扩张与竞争格局激烈化却消磨了合肥市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到90年代末期,青岛、顺德、宁波已经在家电领域彻底超越合肥。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合肥市*府没有退缩,反而决定彻底改革:年底,已经破产重组为*山电子有限公司的原无线电二厂被市*府无偿转让给了出身青岛的海尔集团,通过引入成熟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与模式、加大产业投资与扶持力度,合肥市的家电产业再度腾飞,TCL、常弘、格力、惠而浦等国内国际家电大厂纷纷落户合肥,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胆大心细、拥抱变革被牢牢印刻在了合肥的城市基因中。
二、面向未来又要稳扎稳打:合肥市*府的投资勇气
年,合肥市家电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超过青岛、顺德等城市成为中国第一大家电生产基地,但这样的成功并没有让其故步自封,相反,在家电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规模进入成熟平台期的时段内,合肥意识到城市产业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家电,产业升级转型势在必行,可以说,在这一点上,合肥的意识甚至超前于国家层面年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于是,合肥市风投三大案例相继涌现。
年,知名显示面板生产企业京东方巨额亏损,加之产品技术水平与国际相比毫无优势,企业生存岌岌可危、濒临退市,救命稻草就在中国大陆第一块TFT-LCD六代线液晶屏能否落地投产,但液晶面板制造业前期投资巨量、成本负担大、短期看不到收益,这甚至让手头阔绰的深圳市*府犹豫不决。而合肥市*府却答应为其出资90亿元资本金,并协助落实85亿元银行贷款!
而年全年合肥市财*收入仅亿元、税收收入仅90亿元,为了京东方,合肥市甚至停建了在建的地铁项目,一度引得民众批评。然而,这笔投资在之后被印证为中国风投史上的教科书案例。京东方凭借该产线起死回生,之后投建第8.5代TFT-LCD生产线,第10.5代TFT-LCD生产线,成为中国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商,直到年,合肥市才开始逐步从项目中减持退出,坊间有传言该项目让合肥市*府净赚了百亿以上。
▲京东方年9月(合肥市投资时)至今走势,数据来源:万得、星研院
年初,蔚来汽车正处在濒死挣扎的艰难处境中,连续多年亏损、年年两年合计亏损高达50亿美金、被坊间戏谑为“PPT造车”,曾经被视为特斯拉中国挑战者的蔚来危在旦夕,创始人李斌四处奔走却难寻救星。
此时,合肥市出手与蔚来签订了一笔70亿元的股权融资。交易完成后,合肥方面合计持有蔚来中国24.1%的股份。事实上,这并非合肥市第一次对蔚来进行投资,五年前合肥本土企业江淮汽车就曾对刚刚建立没多久的蔚来进行过股权投资,而合肥市*府也早有进*新能源领域之意,在年这次“紧急救援”之后,蔚来生产基地落户合肥,随着产能释放销量上涨,蔚来股价也随之大涨。有业内人士称,这笔投资让合肥方面获利千亿。
▲蔚来年4月(合肥市投资时)至今走势,数据来源:万得、星研院
年,一条消息引爆国内半导体行业,合肥市*府与知名半导体上市公司兆易创新合资成立合肥长鑫存储,但该项目在年已经被合肥市立项,据称这一项目总投资额高达亿元,为了解决基础技术与开发经验不足的问题,合肥市引入了国内存储技术领域代表人才朱一鸣领导的兆易创新,但却开辟了不同于该公司的产品细分领域:DRAM存储芯片,同时为了快速形成技术基础又不惜重金从海外购得曾经叱姹风云的DRAM大厂奇梦达的内存技术专利。
这一投资不仅为合肥开辟了新兴产业的赛道,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更重要的是,在国际社会对我国技术封锁的今天,长鑫存储的创立填补了我国在DRAM存储芯片领域生产、研发、升级的空白。截止年,长鑫的DDR4产线已达到4万片每月的产能,其替代台湾的南亚科技成为全球DRAM芯片第四大生产商,而按照该项目产能释放计划,其可以在未来几年内挑战三星、海力士、镁光在全球DRAM产业上的垄断。
三、眼光+思维+产业链:合肥的投资逻辑
除了上述三个典型案例,合肥市还曾投资过多个企业,但细心的朋友们肯定会发现:这些投资并非独立的,多个投资标的均是在同一产业链上的上下游分布,且联系性很强。
例如上述的长鑫存储项目,其属于半导体产业链上的芯片制造领域,具体产品类型是DRAM存储芯片。这一产品和领域处于半导体产业链的中游,在其上游晶圆生产领域,合肥市联合丽晶科技成立了晶合集成以生产代工12英寸晶圆,同时还有国内首个实现量产的晶圆再生企业合肥至微,光刻胶领域则有合肥鼎材项目,光刻机则有已经申报上市的合肥芯碁微;下游段封测领域则有国晶微电子、矽迈微电子、颀中封测等一众公司,其中颀中封测由知名半导体企业奕斯伟与合肥市*府联合出资并购世界第九大封测技术企业颀邦科技大陆子公司份额而成,而这家公司主力产品是合肥市重要产业——显示屏的驱动芯片封装测试,而在显示屏的驱动芯片设计制作上,合肥市还特意引进了集创北方、奕斯伟等众多知名公司布局。
▲合肥市集成电路重点企业名单,数据来源:合肥市发改委
由此可见,合肥的投资思维一直在严扣产业链的脚步,以点带面形成产业集群与规模化效应,这样的思维,不仅仅源于合肥市成功的产业投资经历,更源于其投资主体身份的特殊性。
作为*府平台,其产业投资逻辑中盈利并非第一位,能否带来产业在本土的落地、带来更多经济增长与就业、形成城市吸引力才是关键,因此*府投资平台不是单纯的财务出资人,但产业成长带来优质企业,企业成长带来更好的资本市场表现,在这一点上,*府投资平台与普通投资人的目标是一致的。
但是产业链投资思维的顶层逻辑,是投资什么产业,合肥市在这方面独到的眼光,一方面来自于紧随中央*策走向而及时转向,一方面也来自于对产业、经济、全球形势的准确判断,但这并不是脑袋一热拍着脑门决定的,为了保证产业投资的准确性就必须建立专业的投研团队,据称合肥市背后合作的投研专家有百余名之多,并一直与国内顶级投资机构保持着联系,这也难怪一名安庆记者在采访完合肥市后颇带愤懑的说到:“合肥的招商干部,看一眼都知道能不能投,而我们的招商干部,一问三不知,出差就是摸鱼掼蛋,浪费企业热情。”
这是这些因素,合肥才被冠以“披着*府外衣的投资银行”的戏称,而这一切也为合肥带来了经济上的巨大发展,全国城市GDP排名中,合肥从年的82名已经跻身年的第20名,曾经只是长三角的一个边缘省会,已经成为了大家眼中的“风投第一城”、“液晶面板第一城”、“半导体第一城”。
现在回头看来,风投第一城合肥在时代的潮流中能够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做对了三件事:一是及时跟随*策与经济结构的转向,拥抱产业变革与新兴产业的崛起;二是胆大心细的投资思维,及其落地于产业链上的投资分布;三是投资在实践与结构上的优化,用权益投资既给企业资金又给企业时间。也正是凭着这样的思维与胆识,风投第一城的美誉才非浪得虚名。
合肥在风投领域的成功绝非偶然,虽然普通投资人在资源、资金等方面不能与*府平台同日而语,但在投资思维上,合肥是否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当世界经济变革愈加明显、国内产业变革愈趋激烈的今天,*策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转变的方向,而地方*府也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产业投资的生力*,作为普通投资人,在大浪风口之中,随着哪条大船一起逐风博浪,自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