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症状与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al/140916/4474568.html来源: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
摘要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民之道、强国之策。青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进一步推动青年创业发展,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与泽平宏观联合开展青年创业专题研究。
中国创业情况整体蓬勃发展,不仅创业数量大、创投活跃,而且创业质量、创业生态也逐步向好。(1)创业数量:00年新设市场主体超万,活跃度稳定在70%左右;()创业质量:00年中国独角兽数量世界第二,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增%;(3)创投机构:年创投机构资本近1万亿元,风险投资规模高于美国;(4)创服机构:年孵化载体超1.3万家,广东孵化器数量全国第一;(5)疫情冲击:01年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中国经济逐渐恢复,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略好于去年,二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87.,高于去年同期的85.5,但对比一季度的87.5有所下滑。
基于01年8月组织的份调查问卷,我们从创业者的基础特征、创业资金、创业驱动力、创业现状、面临困难五方面刻画中国创业青年群体画像。(1)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创业者占比超85%;()超九成创业者启动资金低于5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主要来自个人或家庭积蓄、亲友借贷,创业者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合伙入股方式融资;(3)首次创业人数占七成,33岁及以上人群超50%有二次及以上创业经历;(4)创业形式以个人独资、合伙创业为主,70%的创业者在三年内开始盈利,过半创业企业在初期实现规模显著扩大;(5)创业资金、社会资源和知识储备不足是青年创业主要面临的困难。
基于成都、长沙、大连三地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1)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支持下,积极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率先提出并建设青年之家三级服务终端体系;首提首创“泛存在”孵化空间,补足青年双创孵化前端服务空白;创新“五创”、“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股债通”等双创金融产品,形成双创金融服务领域“成都模式”,成为创新创业者的“圆梦之都”、“活力之城”。()长沙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方面表现突出,是全国首个形成系统性乡村产业人才认定支持*策体系的城市,以青年企业家协会为核心组织集聚了一批优秀创业青年及初创企业,企业总资产额近亿元,通过每年万元“柳枝行动”专项资金支持解决青年创新创业融资难问题,将长沙打造成人才向往的创新创业之都。(3)大连依托创业导师资源,针对各类创业人员创业现状和实际需求,打造“创培”品牌,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资源和智力支持,不断提升各类创业者素质能力;在年开展市级创业孵化平台等级认定,培育和激励“创孵”载体,提升孵化能力;年出台激励企业创新举措,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创新券,进行资金补助。还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解决创业者资金短缺问题;在00年出台激励人才创新举措,鼓励高校的专业技术人才离岗创业,给予3-5年离岗创业期,保留其人事关系。
基于现有创业理论和国内外相关创新创业测度研究及数据获得性,我们从创业环境、企业家精神、创业结果三个维度构建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体系,共涉及17个具体指标。以为基期,-00年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由升至.5,其中,创业环境指数由升至.,企业家精神指数由升至.0,创业结果指数由升至79.7。以年数据作为基准,-00年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分别为.9、11.5、.9、.6、.5,呈上升趋势。其中,创业环境指数分别为.4、.1、18.3、.6、.,企业家精神指数分别为.9、13.6、.4、.3、,创业环境和企业家精神指数稳步提升,主要源于*府支持*策、教育科技投入、居民收入稳步上升和市场环境的优化;创业结果指数分别为.、.6、.5、.、79.7,00年创业结果指数较年大幅上升,主要源于00年创业板和技术市场的良好表现。
我们选取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创业环境、企业家精神、创业结果三个维度构建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体系,按照各城市的创业发展指数对城市进行排名,评选出50座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从整体看,北京、上海、广州在00年创业友好型城市中名列三甲,一线城市、发达省会城市及东部发达地级市的创业发展指数排名明显居前。东部地区城市在青年创业发展排名前50名城市比例为60%,这表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创业发展领域的显著领先地位;从创业环境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和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副省级城市排名靠前;从企业家精神看,厦门、杭州、北京位列前三位,排名靠前的城市同样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从创业结果看,创业活动活跃地区集中在核心城市,长三角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中部城市异*突起。00年北上杭深遥遥领先,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独角兽数量分别为8、17、7、5家,合计57家,全国占比81%;从估值看,四城独角兽企业估值分别为1、17、14、亿美元,合计亿美元,全国占比达93%。
为进一步促进青年创业发展,我们建议: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协同机制,统筹创新创业*策;二是拓宽初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渠道,解决初创企业招工难问题;三是优化农村创业制度环境,重点扶持农民返乡创新创业;四是加大*府资金投资创业企业力度,成立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投资基金,服务于战略性产业的招商引资;五是重点解决中小企业短期资金周转问题,加大短期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企业短期融资渠道通畅;六是完善创业培训体系,规范青年创业培训内容,建设专业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养青年创业就业理念,引导青年走出家门,投入实践;七是精简创业企业审批流程,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八是提高针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投资比例,培育更多耐心资本和硬科技风投,营造最优硬科技创新生态。
目录
一、创业发展现状
(一)创业数量:新设市场主体超万,活跃度稳定在70%左右
(二)创业质量:独角兽数量世界第二,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增%
(三)创业投资:创投机构资本近1万亿,风险投资规模高于美国
(四)创服机构:孵化载体超1.3万家,广东孵化器数量全国第一
(五)疫情冲击:中小微企业恢复速度慢,创业带动就业作用突出
二、中国青年创业群体画像
(一)基础特征: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创业者占比超85%
(二)创业资金:八成以上创业者通过银行贷款、合作入股融资
(三)创业驱动力:为实现自我梦想、获取财富
(四)创业现状:近半创业者盈亏存在波动,七成三年内开始盈利
(五)面临困难:资金问题依旧是创业者面临最主要的困难
三、典型城市青年创业发展现状
(一)成都: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打造“圆梦之都”
(二)长沙:全国首个建立系统性乡村产业人才*策体系城市
(三)大连:依托创业导师资源,激励“创孵”载体
四、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
(一)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构建
(二)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
五、中国城市青年创业发展排名
(一)中国城市青年创业发展指数构建
(二)中国城市青年创业发展排名
六、*策建议
正文
年后,中国经济面临转型,下行压力突出,迫切需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稳定就业、提升质量的重要作用,加大力度以创新创业赋能乡村振兴,带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发展。其中,青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的主力*和突击队,大力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是关键。为此,我们需要全面了解青年创新创业难点和需求,营造优质的人才环境,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
年以来,大众创业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大幅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提出扶持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和支持更多劳动者创新创业。00年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01年3月,“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创新创业创造向纵深发展,优化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布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允许入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并享受相关权益。此外,还提到立足新发展阶段,要深入实施青年发展规划(年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05年)》),促进青年全面发展,搭建青年成长成才和建功立业的平台,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活力。0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要求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0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针对创新创业的主要环节和关键领域陆续推出了许多税费优惠*策措施,其中企业初创期,除了普惠式税收优惠,符合条件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个体工商户、特殊创业群体或者吸纳特殊群体就业的企业享受特殊税费优惠。同时,国家对扶持企业成长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创业就业平台,创投企业、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等给予税收优惠,充分发挥集聚效应,给予企业金融支持。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进一步推进青年创业发展,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与泽平宏观联合开展青年创业专题研究。课题组于01年9月对成都、长沙、大连进行实地调研。从创业环境、创业精神、创业结果三方面构建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体系以分析中国整体和主要城市创业情况,形成《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01)》。
00年,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我国在抗击首轮疫情及01年上半年境外输入变异*株中取得显著成效,率先进入“后疫情时代”。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中,青年创新创业必将起到重要引领作用。01年1-7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4.7%。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6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低于和00年同期水平。其中5-59岁的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为4.%,同比下降0.8%,与上月持平,就业形势总体向好,这与后疫情期间中央文件多次提及的“灵活就业渠道”密不可分。随着“双创”快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就业带动效应显著增强。
一、创业发展现状
根据全球创业研究机构StartupBlink发布的《00年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指数报告》,中国在全球个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14位,位居亚洲第一,超过新加坡(第16)、韩国(第19)、日本(第1)和印度(第3)。00年,中国6座城市进入全球前50,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位列全球城市排名的第6位和第10位。根据USNEWS网站公布的最新的全球调查,在“00年全球最佳创业国度”中,中国排名第3位。通过上述国际机构的研究发现,近年中国的整体创业生态较好。
根据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05年)》界定,青年年龄为14-35周岁。考虑到当前专门统计青年创业的宏观数据缺乏,且青年本身就是创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用创业整体情况分析中国青年创业基本情况。
(一)创业数量:新设市场主体超万,活跃度稳定在70%左右
新设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00年新设企业超万。根据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与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的《00中国企业发展数据年报》显示,-00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从万户上升至万户,增长.6%,其中,新设企业数量从50万户上升至万户,增长47.1%;我国市场主体从01年的万户增加到1.44亿户、活跃度稳定在70%左右;发展质量明显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0万家和18万家,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支出的76.%;个体工商户作为一类群众直接开展经营活动的特殊市场主体发展到多万户,成为基层群众的就业容纳器、民营企业的后备力量、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微循环和各类企业的协作配套伙伴。
从每万人均新设市场主体数量看,江苏、福建、海南、浙江、陕西等省份创业活跃度高,甘肃较低。根据各省新设市场主体数量及人口,计算每万人均新设市场主体数量,表征创业活跃度。江苏创业活跃度最高,每万人新设市场主体数量达到.1个,原因在于00年江苏市场监管部门超前谋划,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出台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18条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1条措施,并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16条措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同时,抢抓时机,精心打造“一品牌一平台”。为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江苏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了监测分析,加大帮扶力度,优化市场准入服务,支持自贸区制度创新,规范平台集群注册,引导地摊经济健康发展,努力催生更多新的增长点;福建、海南、浙江、陕西、山东则分别占据第二到第六位,而甘肃相对靠后,每万人均新设市场主体数量不及江苏的一半。甘肃主要是因为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00年GDP在31个省级行*区排7位,人均GDP排名末位,因此创业活跃度较低。
(二)创业质量:独角兽数量世界第二,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增%
独角兽公司代表了新经济业态,引领着社会创新。部分独角兽一旦成行业巨头,必然使得一个行业的经济以及发展潜力大大增强,往往会引领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因此独角兽企业情况可以表征创业质量。国际对独角兽企业的定义是成立时间短(不超过10年)、发展迅速(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新生态公司,是创业公司的标杆,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活力的指标。
从总量看,00年我国独角兽企业为10家,仅次于美国;但00年新生独角兽数量较年减少41%。根据CBInsights统计,至00年全球共诞生55家独角兽,中国10家,占比5%,仅次于美国的84家。其中,00年全球新生独角兽共家,美国、中国、印度新生数量位居前三,分别为70家、13家、9家。00年中国新生独角兽数量较年减少41%(新生家,00新生13家)。独角兽通过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是我国新经济发展的代表,近年来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和估值井喷,说明我国新经济领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有望引领我国经济整体上的创新发展。
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国独角兽企业以互联网、科技为主。互联网的核心思想是依靠平台“共享”,互联网独角兽主要产生于汽车交通、文娱媒体、电子商务等行业,代表企业包括字节跳动、快手、货拉拉等。高新科技独角兽主要涉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领域,代表企业包括主营区块链的比特大陆、主营柔性屏幕的柔宇科技、主营人工智能的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主营机器人的优必选等。
科创板企业情况可以表征国内创业企业质量。科创板主要面向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高成长型企业,是创业公司的标杆,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创业市场活力的指标。00年,科创板新增上市企业家,市值由年底的0.87万亿增至00年底的3.7万亿元。总体看科创板企业走出了疫情的阴霾,实现盈利的企业占比从年中的86.0%升至年末的9.1%。我们认为,科创板的良好表现得益于疫情影响的消退、科技企业获得*策力挺以及企业高质量的研发创新。
从总量看,00年我国科创板上市企业为家,较年增长%。从地区分布看,江苏、上海、北京等省市成为优质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聚集地。00年江苏省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为30家,位居全国第一;上海、北京、广东省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分别为4家、家、1家,分别位居第二、第三、第四。从行业分布看,中国科创板上市企业以信息技术、工业、医疗等行业为主。00年在科创板上市的信息技术企业为58家,占比为40%,位居第一;工业、医疗分布为36家、9家,分别位居第二、第三。信息技术主要产品类型为专用软件、电子设备及加工、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及加工、互联网服务、系统集成服务等,代表企业包括中芯国际、天合光能、紫晶存储等;工业主要产品类型为行业专用软件、专用设备与零部件、环保机械、电子测试和测量仪器、诊断治疗设备等,代表企业包括奕瑞科技、航亚科技、高测股份、江航装备等。
(三)创业投资:创投机构资本近1万亿,风险投资规模高于美国
年我国共有创投机构近3家,管理资本总量近1万亿元。自年发改委等十部委发布《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以来,我国已在税收、LP(有限合伙人)、融资渠道、差异化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创业投资优惠*策体系,创业投资机构数量和投资活动迅猛增长。根据科技部数据,截至年(科技部还未发布00年数据),我国创业投资行业机构数达到家,管理资本总量达到.1亿元,管理资本占GDP比重达到1.01%。累计投资项目个,累计投资金额亿,其中-年管理资本总额年均增长19%。
创业投资资金主要流向IT、生物技术/医疗科技、互联网及半导体电子设备,北上粤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创业投资最活跃。从行业分布看,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00年IT行业一骑绝尘,投资项目达到项,占比4%。IT、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互联网以及半导体电子设备四大行业的投资数量、投资金额与其他行业显著拉开差距,集中度分别达到70%、64%,科技、医疗、消费等重点赛道的大体方向并未改变。值得注意的是,IT和互联网行业的投资案例数量同比减少14.7%、0.3%,而生物技术和半导体电子设备行业投资案例数量同比增长19.7%、4.0%;从地域分布看,00年投资案例主要集中于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和浙江,五地合计占全国83%。
中国PE/VC投资金额高于美国,但种子期等前期投资比例较低。结合投中研究院中国数据、PwC/CBInsight、KPMGGlobalanalysisreport,-00年期间中国风险投资(PE/VC)投资案例数从项降至项,投资金额从78亿降至7亿美元;同期美国投资案例数从项上升至项,投资金额从亿上升为亿美元。00年起由于疫情影响,PE/VC投资规模发生了较大变动,但中国PE/VC投资规模高于美国。从投资阶段来看,00年中国种子期、初创期、扩张期、成熟期投资案例占比分别为13.0%、.5%、45.5%、19.0%,而00年美国各案例占比分别为30.%、6.4%、1.8%、9.3%,这是因为中国PE/VC更偏好扩张期和成长期这类收益确定性较高的项目,对于种子期和初创期创业项目投资相对较低。
(四)创服机构:孵化载体超1.3万家,广东孵化器数量全国第一
年创业孵化载体约1.3万家,在孵企业和项目近66万家,解决社会就业超万人。年以来,国内涌现出一批以创新工场、3W咖啡为代表的创业服务机构,聚合金融、产业、技术和专业服务等创新要素,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根据科学技术部火炬中心发布的《00年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截至年底(科学技术部火炬中心还未发布00年数据),我国共有创业孵化载体家,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家,众创空间8家,在孵企业和团队65.8万家,获得投融资8亿元。年孵化器培育出49家科创板企业。年,全国孵化器在孵企业数为1.68万个,累计毕业企业数量达16.09万个。促进就业方面,年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共吸纳就业.3万人,包括应届大学生46.4万人。
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地区创业孵化载体较为集中,占全国总数过半。分省来看,年广东孵化器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达到1家;江苏第二,孵化器数量达到83家。从都市圈来看,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地区创业孵化载体分布最密集,年分别有、1、46家,合计占全国总数的55%。
(五)疫情冲击:中小微企业恢复速度慢,创业带动就业作用突出
01年,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全球经济逐渐走出新冠疫情带来的阴霾。中国疫情控制水平居全球前列,经济也率先恢复。01年一季度中国GDP实际同比增长18.3%,较0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较年一季度增长10.3%。1-6月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7.8%、14.8%、11.8%。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预计01年全球经济增长5.6%,其中,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增长5.4%、6.0%,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分别增长6.8%、4.%和.9%,以中国为主的东亚太平洋地区经济增长7.7%,中国预计增长8.5%,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预计增幅第一。
创业主体多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受疫情冲击更严重且恢复速度较慢。根据国务院信息,01年1-4月全国新设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55.%,除接触性服务行业外,个体工商户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经营活跃状况较去年大幅提高。同时,1-4月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利润率较大型企业低%且差距较以前拉大。从就业市场看,根据01年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各类企业CIER指数同环比均回升,大型企业CIER指数仍最高,中小微型企业CIER指数仍相对较低。尽管经济快速恢复,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略好于去年,但恢复情况不稳定。根据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数据,大型企业01年以来持续高于50%荣枯线;中型企业除月,其他时间均高于荣枯线;而小型企业除3-4月,其他时间均低于荣枯线。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01年二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87.,高于去年同期的85.5,但较一季度的87.5下滑。(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反映就业市场的整体走势,通过不同行业、城市职位供需指标的动态变化,来反映劳动力市场上职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例变化,从而起到监测劳动力市场景气程度以及就业信心的作用。)
二、中国青年创业群体画像
自我国年推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策以来,“双创”活动已经如火如荼地发展了6年,青年创业群体也逐年扩大。他们的基础特征有哪些?创业资金情况如何?创业动机是什么?创业现状如何?创业过程中面临着哪些困难?
我们从创业者的基础特征、创业资金、创业驱动力、创业现状、面临困难五个方面刻画中国创业青年群体画像。数据来源于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和泽平宏观研究团队于01年8月联合组织的问卷调查,填写数量共份,其中符合《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05年)》中14-35岁青年定义且剔除对结果产生严重偏差的样本共份,有效问卷占比87.1%。以份问卷数据为依据,中国创业青年群体基本画像如下。
(一)基础特征: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创业者占比超85%
从年龄和职业背景看,19-3岁的大学在校生、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待业人员是创业主体。年龄方面,19-3岁合计占比51.3%,其中0岁为创业高峰;职业背景方面,在校大学生占比43.6%,高校应届毕业生占比13.1%,毕业后待业人员占比1.0%,三者合计68.7%。
从学历层次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创业者占比达86%。根据0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初中、高中(含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分别为33.7%、14.8%、15.1%。根据我们的调查问卷,创业者数量随着学历上升呈现倒U型分布,其中初中及以下占比仅3.6%,高中/中专10.3%、大专7.7%、本科56.1%、硕士及以上.3%,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创业者总占比达到86.1%,反映出创业者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
从创业行业看,51.6%的创业企业集中在农林牧渔、批发零售和教育文化行业。其中,农林牧渔业占比0.8%,批发零售占比15.9%,反映出青年创业者倾向于选择技术和资金门槛不高的行业进行创业,这也符合大多数青年创业者缺乏资金和社会资源的现状。教育文化占比14.9%,去年因为疫情的影响,线上教育迅速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01》,去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同比增长0.%,对吸引青年创业者进入教育文化行业起到积极作用。而今年“双减”*策出台,教育市场规模缩减,该行业创业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二)创业资金:八成以上创业者通过银行贷款、合作入股融资
创业启动资金方面,启动资金低于10万元的创业者占比较00年有所增长,超九成创业者启动资金不足50万元。创业者启动资金普遍较少,低于10万元的创业者占比70.7%;低于50万元的创业者占比91.%,低于万元的占比95.%。启动资金金额与选择创业的行业有关,批发零售等行业进入壁垒不高,创业初期所需资金较少,启动资金低于5万元的创业者中有38.%从事批发零售、教育文化行业。
创业启动资金缺口方面,近六成创业者资金缺口在5万元以内,资金缺口高于50万元的创业者占比不足10%。创业者的启动资金缺口集中于0万元以下的区间,其中又以资金缺口低于5万元的创业者为主,占比达到58.3%。资金缺口高于0万元的不到成,高于50万元的不足10%。整体看创业启动资金缺口以小额为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创业初期资金获取难,大部分初创者对创业过程中资金的安排使用方面经验不足、对融资的方法和经验掌握不够等问题。
创业启动资金来源方面,九成以上来自个人或家庭积蓄、亲友借贷,创投公司及其他渠道占比较少,整体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个人或家庭积蓄、亲友借贷为创业启动资金两大重要来源,74.6%的创业者利用个人或家庭积蓄作为创业启动资金,通过亲友借贷进行创业的群体占比15.8%,而借助创投公司和其他渠道资金启动创业的群体不足10%,说明创业启动资金来源较为单一。
创业融资方式方面,八成以上的创业者通过银行贷款和合作入股的方式融资,选择抵押担保等方式融资的创业者较少。银行贷款和合作入股是创业者融资的主要方式,将银行贷款作为融资方式的创业者占比近五成达48.%,通过合作入股的创业者占比34.8%,而典当抵押和贷款担保两种方式占比合计9.8%,这与创业者初期缺乏可以用于抵押和担保的资产的现象较为吻合。
(三)创业驱动力:为实现自我梦想、获取财富
首次创业人数占七成,33岁及以上创业者超50%有二次及以上创业经历。从总量上看,首次创业人数占比74.3%,多次创业人数占比5.7%;从年龄结构看,有多次创业经历的创业者所占比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其中33岁为重要节点,多次创业者占比超过50%,且三次和四次创业者占比达到5.8%。这现象表明,多数首次创业者因年龄小,缺乏实际创业经验,一般首次创业成功率较低。随着年龄增加,这既与创业经验与资源增加有关,也与创业动机更强创业者的“幸存者偏差”有关,因此多次创业者可能创业质量更高、创业前景更好。此外,新冠疫情影响下,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也促使更多青年进行创业。
实现自己的梦想/从事感兴趣的事是最受青年认可的创业动机,其次是为获取财富而创业。有3.6%的青年认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从事感兴趣的事”非常符合自己的创业动机,有30.5%的青年认为“为获取财富创业”非常符合,“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为改变世界和人们的生活/创造社会价值”、“良好的市场机会和行业前景”分别有30.3%、9.6%、8.3%。这表明我国创业青年不仅敢于实践理想,还有审时度势的务实精神。此外,“家庭和朋友的支持”、“不喜欢被支配”、“不满意原来的工作”等动机也均被0%左右的青年认为非常符合,这反映出青年创业不仅有梦想的感召,也有现实条件和压力的驱动。
(四)创业现状:近半创业者盈亏存在波动,七成三年内开始盈利
从创业形式看,接近九成创业者选择个人独资、合伙创业形式,家庭创业占比较小。以个人独资和合伙创业进行创业的群体占比接近九成,其中半数以上为个人独资,占比51.6%,合伙创业占比36.1%。这两种创业形式与创业企业特征较为吻合:个人独资或合伙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收益权高度统一,企业盈亏与债务为无限责任,因此创业者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营企业。而家庭创业在人才引进、企业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因而较为小众,通过家庭创业的创业者占比仅1.3%。
从盈利状态看,近半数创业者盈亏存在波动,七成在三年内实现盈利。盈亏方面,46.7%的创业者处于盈亏不稳定期,处于亏损状态的接近两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创业企业的经营风险;开始盈利时间方面,七成创业者在三年内实现盈利,其中创办一年以内、两年以内、三年以内开始盈利占比分别为39.8%、0.0%、10.8%,呈现递减态势,三年以上开始盈利的创业者仅占5.5%,说明大部分创业者能够在创业早期实现盈利。
从创业企业规模与人力看,过半创业企业在初期实现规模显著扩大,多数创业企业人员数量较为稳定。创业规模方面,创业初期规模显著扩大的创业企业占比53.0%,市场份额与产品种类也随着规模显著扩大而提高,创业初期市场份额、产品种类大幅提高的创业企业占比分别为5.7%、56.1%;从创业人力看,创业以来人员较为稳定的创业企业占比59.0%,6.5%的创业企业存在人员数量稳定但变动较大或人员数量不稳定的情况,反映出部分初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困难。
(五)面临困难:资金问题依旧是创业者面临最主要的困难
创业资金、社会资源和知识储备是青年创业主要面临的困难。41.7%的受访者认为青年创业最大困难依旧是资金问题,青年创业者对于融资难问题的呼声相比往年进一步高涨。这是因为参与调研的创业者有56.6%是在校大学生或应届毕业生,自身资金积累微薄。此外,大部分青年创业的行业不受风险资本的青睐。根据科技部发布的报告,年仅1.1%的创业投资金额投入到农林牧渔行业。风险资本更青睐半导体、医疗、新能源等赛道,因此大部分青年创业者难以通过吸引投资来解决资金问题。4.8%的受访者认为自身社会资源和人脉弱,19.8%认为最缺乏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这些数据反映出青年创业者除资金问题之外,在业务拓展和技术创新方面也缺乏相应的竞争力。
创业税收优惠*策和简化行*审批手续是超六成青年创业者的主要诉求。创业税费减免或补贴是最主要诉求,占比33.4%,同样反映出创业者亟需解决资金困难问题;诉求为简化*府行*审批流程的占比7.9%,行*审批和创业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简化审批程序主要服务于创业企业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需求;诉求为创业场地支持的占比17.7%,创业场地的支持能够节省企业的租金开支,还能形成聚集效应。
融资渠道、人才资源获取和*府处理事务效率具有较大改善空间。在青年创业者对于创业环境各要素的评价中,“当地创业者很容易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融资”、“当地获得人才资源的条件很便利”、“当地创业者的融资成本很合理”、“申请的*府创业支持总是能很顺利地通过”四项评分最低,其“非常符合+符合”评价的占比分别为51.1%、51.5%、5.0%、54.%。这表明当地融资渠道受限和融资成本偏高,从而不容易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融资。随着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创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日渐提升,目前当地人才输送模式效率不高,仍然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府需要建立完善相关*策,加大推行力度,并提升行*审批效率。
三、典型城市青年创业发展现状
在选择调研城市时,我们综合考量以下三点:(1)城市行*等级在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范畴;()覆盖我国不同地区;(3)经济总量、营商环境、人才环境、高校资源、产业基础情况在区域内具有代表性。最终,我们选择西部、中部、东北地区的成都、长沙、大连作为重点调研城市,成都作为西南中心城市,从创业环境、经济总量到产业类型均不落后于一线城市;长沙在中部地区稳居第二,拥有广电传媒、食品加工、信息软件等特色产业;大连经济体量在东北四个主要城市中居首位,在东北地区发展活力较强,是东北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
(一)成都: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打造“圆梦之都”
成都作为西南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成渝城市群中心城市,集聚家世界强企业、11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背景下,成都以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为支撑,世界强企业达家,创新指数、金融中心指数分别排名全球第39位和第35位,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截至01年8月,累计培育新经济企业45.8万户,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新经济活力指数居全国第三,11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数量居西部第一。
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让青年创新有平台、创业有底气、就业有机会、情感有归属,人才总量达万。“十四五”期间,成都将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环境友好城市,优化城市人口结构,为成都冲刺世界城市储备战略资源,打造创新创业者的“圆梦之都”。
为青年人才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创新活动平台载体。高能级创新平台方面,成都利用全国第五科教资源密集区优势,重点布局战略科技、校院地协同、产业技术三大创新平台,目前在建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包括天府实验室和西部科学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方面,成都正在建设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心将打造信息与交易平台、国际协同平台、专业服务平台、国际人才平台、创新孵化平台5大平台,重点引进电子信息、生命科学、高技术服务、资源与环境等领域的技术和项目,建立国内外技术与市场的对接通道。创新活动平台载体方面,成都形成了以“菁蓉汇”“蓉漂杯”“创交会”“金熊猫”等为特色的创新创业赛会体系,每年举办赛事超00场,加速了人才、项目、资本链接融合,为“蓉漂”青年在成都提供尽展其才、梦想成真的发展机会。
加快青年创业载体供给、强化青年创业金融支持、提升青年创业服务水平。从创业载体看,成都初步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创空间”梯级孵化体系,为青年提供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的创业载体,累计建成万平方米双创载体;同时,为双创载体建设提供高额资金支持,对市级、国家级双创载体创建最高补贴分别为00万、万元。从创业金融支持看,成都构建“无偿资助+无息借款+天使投资+信用贷款”金融支持体系。一,打造以“科创贷、科创投、科创保、科创券、科创贴”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产品,“五创”分别提供首次债权融资、首次股权融资、科技保险、科技中介、上市等相关补贴,“科创贷”、“科创投”累计规模分别超过10亿元、40亿元。二,率先推出“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三大子产品,利用财*资金资源配置优势,着重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科技人才、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每种产品最高授信额度均达0万元。三,为解决初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都高新区在省内首先推出投贷联动*策性金融产品“股债通”,“股债通”以高新区科技型创业公司为服务对象,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采用债权和股权投资相结合的投贷联动融资模式,由商业银行提供信贷支持,由投资机构共同出资组建专项配套基金与国有投资主体提供股权融资服务,产品融资额度最高达5万元,融资期限最长3年,填补大额融资*策性产品空白。从创业服务看,成都为覆盖青年双创孵化服务前端,首提首创青年创新创业“泛存在”孵化空间,在孵化空间里提供三大服务:一,开发公益性双创课程体系,包括0门青年创业入门实战必修课程、5门青年创业通识课程、5门青年创业成长课程;二,配置知名创业导师,通过线上开展直播方式构建双创知识体系、提升创业者核心素能;三,开展*策咨询、导师巡诊、项目路演等活动,为创业青年提供投融资、共享设施、创业辅导等服务。
优化“一站式”服务、加强青年安居保障、搭建青年交流平台。“一站式”服务方面,成都推出青年创新创业孵化载体聚合平台,为青年创业*策申请提供“一站式”服务接口,包括整合各类金融扶持*策、组建“星导师”团队提升创业者的管理和经营水平、满足青年创业项目合伙需求等。平台首批上线家孵化场所,累计链接85.54亿元资金池。青年安居方面,成都构建全面覆盖、租售补并举的青年人才安居服务体系。对符合条件的来蓉青年,*府在其购买人才公寓时给予*策面积8.5折的优惠;建设青年驿站,为外地来蓉求职应聘的本科及以上学历青年大学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截至01年底,成都累计建成青年驿站3家、床位余个,累计服务5.58万人。青年交流平台方面,成都打造“15分钟青年社交圈”,率先提出并建设青年之家旗舰店、社区店、共营店三级服务终端体系,截至01年底,成都建成青年之家家。
(二)长沙:全国首个建立系统性乡村产业人才*策体系城市
长沙是营商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十大城市之一,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是青年创业集聚地,三地占全省青年创业企业总量的53.8%。长沙作为湖南省省会、长江中游中心城市,因经济发展迅猛、房价控制极佳,是营商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吸引了大批青年创业者,年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青年创业企业占全省青年创业企业总量的53.8%。
年出台“长沙人才新*条”,投入百亿资金,惠及百万人才,提出百项优惠,打造创新创业之都。人才是创新创业的动力之源,长沙年推出“长沙人才新*条”,并出台3个细则促进*策落地。从人才分类看,*策将人才以五大工程分类:高精尖人才、紧缺急需人才、青年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国际人才。并在大类人才下设置二级分类,确保*策广泛惠及所有人才。从各项补贴看,长沙为每类人才提供差异化高额补贴,解决青年人才后顾之忧。住房补贴上,对高精尖人才、青年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分别给予最高00平全额、6万元、3万元补贴。奖励补贴上,对高精尖人才、紧缺急需人才、青年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分别给予最高00万、50万、0万、万元奖励。从实施效果看,“长沙人才新*条”成效显著,全市人才总量达到80余万,人才吸引力进入全国前十。以高新区为例,截至“十三五”期末,高新区人才总量达0万,高层次人才数量全省领先。
全国首个形成系统性乡村产业人才认定支持*策体系城市,*策提出对优秀农业创业项目每年给予最高万扶持资金。长沙先后推出《长沙市乡村振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及13条配套措施,是全国首个形成系统性乡村产业人才认定支持*策体系的城市。从人才分类看,措施将农村人才分为四类。对农业产业领*人才最高给予万元补贴和平全额购房补贴;对新型职业农民给予最高1万元一次性补助及1%养老补贴;对乡村技能人才给予最高5元一次性补助;对科技特派员每三年评选10名给予6万元个人奖励。从创业支持看,措施提出每三年评选10个科技特派员项目给予0万资金支持;每年评选不超40个投资超50万元符合条件的项目,按投资的30%给予项目最高万元扶持资金。此外,提出根据引才数量为用人单位提供三年最高元每人每月补助。目前,长沙培养现代农业领*人才余人,新型职业农民近5万人。
以青年企业家协会为纽带联系青年创新创业者,集聚企业资产总额近亿元,企业员工近0万人,提供创业培训、*策宣讲、资金扶持等服务。从组织性质看,长沙青企协7年成立,是一个汇集全市青年企业家的群众组织,是汇聚长沙青年创业者力量、扶持创业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从组织规模看,长沙青企协以个人自荐、组织推荐方式招募青年创业者,目前第六届青企协会员人。从服务内容看,青企协聚焦生产制造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和新经济企业的发展,先后成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长青创服务平台等,定期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与交流、*策宣讲、对接贷款等活动,帮助青年企业家解决创业过程中融资、人才引进、信息共享难题,营造服务型创新创业环境。目前,青企协会员企业累计包含上市及拟上市企业17家,企业资产总额近亿元,企业员工总人数近0万人。
打造国家级双创示范平台“柳枝行动”,以*府三级财*支持和产融互动为核心模式,聚焦科技型早中期创业公司,项目资源达6余个。“柳枝行动”于年启动,是国家级双创示范平台,由长沙高新区管委会下属国企运营。从运营模式看,“柳枝行动”依托两种模式:一、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区三级财*支持下向创业企业提供专项资金;二、以投融资服务为核心吸引创业企业,通过企业集聚吸引金融、产业、高校资源,形成产融互动格局。从扶持对象看,“柳枝行动”扶持对象为科技型早期创业公司。一方面,聚焦科技领域,包括软件和网络安全、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区块链、产业互联网等;另一方面,
辑丨孙小千校
对丨张 颖
校
审丨韩焱琳值班编委丨张 宇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