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国光量子芯片技术从跟跑转向并跑国际在 [复制链接]

1#
摩尔定律提出后的半个多世纪,日趋走向瓶颈的集成技术加上更高算力的巨大需求,一再将它推向终结。“电子芯片的集成度已经到几个纳米级了,如果再到原子级就走到极限了,到那时,线路间的电子会互相干涉而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散热都将面临极大挑战,但人类的计算能力不能停止。”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金贤敏正用光量子芯片,试探量子计算的边界。近年来,他针对量子信息技术的特点进一步发展了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制备出世界最大规模的三维集成光量子芯片,并演示了首个真正空间二维的随机行走量子计算。同时,他在此芯片中构建了大规模六方粘合树,并通过这种高可扩展性结构演示了量子快速到达算法内核,相比经典情形最优效率提高10倍。芯片化、集成化成量子信息技术热点闪烁的激光不断将光束投射在一张透明基片上,很快,一个刻有个光子回路的波导阵列,以肉眼看不到的精度成型。不久的将来,这种光量子芯片将载着一个或多个光子,在数万个波导中“奔跑”,去证明量子计算的潜力和能量。在上海交通大学光子集成与量子信息实验室,金贤敏正带着学生制备量子光学集成芯片。两年来,他在南京大学陆延青教授领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人工微结构中的量子、类量子效应及功能集成光子芯片”项目中,承担光量子芯片等领域的研究。金贤敏介绍,光量子芯片的研究从年左右在全球兴起。目前,芯片化、集成化已经成为量子信息技术迈向实用化的研究热点和战略方向,牛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罗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已经开始在光量子芯片和量子计算等领域发力。不过,年金贤敏回国时,国内的相关研究刚起步。金贤敏整整想了一年多,最终确定基于飞秒激光直写的三维集成光量子芯片的研发,来解决量子系统的物理可扩展性瓶颈;同时,拓展由空到海的量子通信和量子探测的探索,发展可在室温下运行的宽带量子存储技术。不发表论文,沉寂4年攻克关键技术目前,国际上有关光量子芯片的制备工艺涉及飞秒激光直写、离子交换、UV激光直写以及硅基工艺等加工方式。“此前的飞秒激光直写技术主要集中在构建二维光子线路上,但对于大算力的光量子芯片来说,三维集成的优势更明显,这可以让芯片中的量子系统复杂度更高、维度更大、节点更多,从而提高量子计算的算力。”金贤敏表示,从年起,他开始带领团队用飞秒激光直写技术攻克三维集成技术。所谓飞秒激光直写,是在几百飞秒时间内,将一个脉冲的能量释放在芯片基底的每个焦点附近,通过移动激光,在芯片中“写”出光子线路。“因为激光脉冲非常短,直写时能量在几百飞秒时间内被吸收,所以热量还没有来得及散发就以改变材料属性的方式固化下来,我们就可以很平滑地改变芯片内部的性质,形成高品质的光子线路。”金贤敏说。然而,激光汇聚到芯片中,在不同的深度,被芯片吸收的程度不同,导致呈现不同的特性。为了将量子光信号束缚住,从年到年,金贤敏和团队成员一起翻看文献,研究复杂的技术特点,不断设计激光走向、编写代码、调整波导中光束的折射率,生成自己的“秘密配方”。由于面向光量子信息的直写技术和工艺完全自主研发,制备芯片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例如直写单个阵列根波导的芯片,我们的团队只需要1天,而当时英国的团队可能需要半年,而且他们制备的波导阵列基本为二维,且波导数仅有几百个。”此外,刻蚀后的芯片,光子演化的损耗能控制在0.16分贝/厘米,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0.2分贝/厘米。这4年,金贤敏甘坐冷板凳,他没有急于发表论文,“只要不出差,在上海工作时,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会通宵”。他说,在电子芯片时代,我国在芯片的制备和封装等环节受制于人,而研发飞秒激光直写技术,正是要推动光量子芯片制备环节的突破。光量子集成技术可用于制药、成像、黑洞模拟在量子计算领域,量子行走是专用量子计算的重要内核。在光量子芯片实验过程中,金贤敏团队设计的三维波导阵列实现了二维连续量子行走。量子达到至少多个行走步径,突破了过去所有的量子行走实验纪录。“量子行走具有天然的叠加态特性,到了二维空间,面对分叉选择的时候,量子可以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同时走过去,效率大大提高。”金贤敏解释,量子行走在粘合树结构上“快速到达”的优势尤为突出。他和团队巧妙提出了一种具有充分可扩展性的六方粘合树结构,这种结构即使层数很大,都可以在芯片中很好地用三维波导来实现。结果显示,量子算法可实现约90%的最优到达效率,最优演化长度约为25毫米。而经典算法只能缓慢地达到最优演化情形,且最优到达效率只有6.25%。“有了基于三维集成光量子芯片的大规模量子演化系统,意味着研发各种专用光量子计算算法的实验实现成为可能。”金贤敏说。有研发可能性的还不止在计算和优化问题方面的应用。金贤敏表示,在光量子芯片中的量子演化分布,未来还有望用于黑洞模拟、量子人工智能、量子拓扑光子学、生物医药及成像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