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当下处在风口浪尖的企业,非华为莫属。
5月16日,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公司及其70家附属公司列入管制“实体名单”。封杀令一出,世界哗然;5月20日,谷歌表示将遵从美国政府的命令,尽快切断对华为在多种安卓硬件和软件上的支持,并不再向华为授权提供谷歌的各种移动应用。
失去谷歌意味着华为失去了对安卓操作系统的全部使用权限。对此,身处中美交易战漩涡中的华为以“华为有能力继续发展和使用安卓生态。华为和荣耀品牌的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市场不受影响”来正面回应。截止到目前,除谷歌外,还有ARM、高通、英特尔等美国公司相继被爆出将与华为终止合作。
合作伙伴纷纷离去,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在接受《面对面》专访时任正非表示“‘封杀令’和中美贸易摩擦,实质是科技实力的较量。”
得技术者得天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实力的关键。
美国一直占据科技世界领先的制高点,在中国迎头赶超的过程中,华为不是第一个被美国下达“封杀令”的中国企业。早在年4月,美国商务部网站发布公告,称中兴通讯违反了年与美国政府达成的和解协议,7年内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通讯出口任何技术、产品。据了解,当时在中兴通讯生产的智能手机和电信网络设备等产品中,美国企业供应的零部件约占25%-30%。此禁令一出,中兴通讯一度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无论是华为的从容应对,还是中兴的濒临破产,两家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封杀令”下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这背后印证的除了中国整体科技创新实力不容小觑的事实外,还敲响了中国企业对于创新技术自主可控的警钟,进一步鞭策中国企业需在自主科技创新领域中不断前行。
得技术者得天下。任正非曾表示,“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因为我们完全靠自己不靠美国。”华为的底气十足,来源于企业多年对于创新技术的深入研发和巨额投入。
有报道称,华为在全球18万员工中,研究人员就占到了45%,每年的研发包括基础研究的投入占销售额的15%左右。年,华为在研发方面投入达到了亿美元。未来5年,研发经费将达到亿美元。
多年的排兵布阵,华为已经开始收获果实:在硬件方面,已储备了足够的芯片和其他关键部件;在软件方面,打通了手机、电脑、平板、汽车、智能穿戴等终端,兼容全部安卓应用和所有Web应用的操作系统“鸿蒙”即将面世。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对“自主可控”的创新能力,让华为拥有了对抗世界强国的底气。
唯有自主可控方不会受制于人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年近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表示,“我们国家只有建立安全可靠的关键核心技术体系,才能真正保障信息的安全,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够不受制于人。”
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科技强国”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实现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中不遗余力,奋勇前行。
以CPU产业为例,在Intel、AMD等国外巨头垄断的市场下,由中科院自主研发的芯片产品“龙芯”,持续多年在自主研发技术上不断深耕,推出了三大系列CPU产品,并已应用至航空航天、国家安全、国防、交通、金融等众多领域,打破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老牌互联网安全企业也于近日宣布将推出企业安全浏览器,并以新技术兼容国产操作系统,用浏览器“即中间件服务”的方式抹平芯片指令集和操作系统的差异,解决政企用户在跨平台服务中兼容性与适配性难题。据透露,目前安全浏览器在现有功能基础上,已全面支持中标麒麟、银河麒麟、中科方德、深度等安全可靠操作系统,龙芯、兆芯、飞腾、海光等CPU,并支持电子公文、电子签章、流版式办公插件等近百款国内主流应用软件。
实现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信息产业体系,不仅需要应用层面的创新,还需要底层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稳固。拿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