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国杰院士算力网络前景光明挑战巨大 [复制链接]

1#
北京重点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文|李国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

●传统的“信息高速公路”的技术天花板已出现。●(有的文章认为)算力现在就可以做到像供水和供电一样方便,这是太乐观了。●全国的算力网应避免单一“帝国制”垄断运营,探索新型的“联邦制”管理模式,激活中小企业的参与热情。●放在全国的大盘子上,“东数西算”工程对全国节能减排只有一定比例的贡献,不能无限制地夸大。●“东数西算”的意义不能光拿省电来说事。●“东数西算”要达到“西电东输”和“南水北调”的实效,还要做艰苦的努力。

信息社会进入智能化新阶段,信息基础设施的主要作用已不是解决连通问题,而是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提供充分的分析、判断和控制能力,因此,计算能力和大数据资源成了新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力,必须实现基础设施化。

算力和GDP呈正相关的关系,未来“算力指数”可能是比“电力指数”更重要的经济指标。因此,未来信息基础设施必须通盘考虑算力网和通信网,还要与电力等能源网络协同配合,做好算力、通信、电力网全国一盘棋的顶层设计,统筹兼顾,力争全局优化。

算力网络是新型基础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东数西算”又是算力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要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做好顶层路线图的设计,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不同视角下的未来信息基础设施

计算机界和通信界对未来的信息基础设施有着不同的视角。

计算思维的核心是分层次抽象。对应到未来信息基础设施,就是以新的抽象来屏蔽不同“云”的差异,实现“跨云计算”。众所周知,互联网“Internet”是网际网(networkofnetwork),未来的信息基础设施就是“互联云”(Intercloud:cloudofcloud)。

从计算机的视角来看,这是以云为中心,强调以云调网、云网融合、一云多网的信息基础设施,重点是解决各种软硬件的不兼容问题。算力网基本载荷单元不是消息,而是计算任务。核心创新是做任务交换和高通量的计算,追求低熵有序。

而通信界的视角则是以网络为中心,把计算和存储能力看成是可调动的资源,即“网调云”,因而强调算力资源评估、交易和调度,目标是构建网络和计算高效协同的网络架构。新的网络架构重视算力的感知、异构算力的统一标识和算力资源的标准化等。

目前,算力网络被认为是6G与未来网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技术,即在网络中部署数据处理能力。这一理念目前主要是电信运营商在推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先后发布了《算力网络白皮书》,也提出了国际标准。年7月,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分局(ITU-T)发布了第一个算力网络技术的国际标准Y.。算力网络的提出不仅仅是技术发展趋势,更是市场竞争的需求。电信运营商希望在“连接+计算”一体化服务场景下实现业务扩展,避免被管道化。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曾提出“网是基础、云为核心、网随云动、云网一体”,我认为这是云网融合一个正确的发展原则。我希望通信领域的专家考虑网调云的时候,要充分理解哪些计算资源现在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调配,哪些现在还不能通过网络调配。实际情况是,目前只有相当少量的计算资源可以调配,很多还不能调配。

算力网络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前景光明

“人工智能之父”约翰·麦卡锡早在年就提出UtilityComputing的目标:“有一天,计算可能会被组织成一个公共事业,就像电话系统是一个公共事业一样”。让计算能力成为像电一样公共基础设设施(Utility),这是计算机界已经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宏伟目标。年,SUN公司提出的“网络就是计算机”也是今天讲的“算力网络”的美妙前景。

从提出“UtilityComputing”的奋斗目标开始,计算机界就清楚公共计算服务与公共电网不同,至少需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