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家住东莞市中堂镇中堂村的黎细九、邓齐兴夫妇同时被授予“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一时传为佳话。两位老党员的党龄加起来超过年,夫妻俩相濡以沫,互相扶持,工作兢兢业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不仅记录了他们半世纪的奋斗足迹,更是他们对党忠诚的见证。
老党员伉俪唱支山歌给党听
闲暇在家,夫妻俩在电视机前齐声高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动情之处,眼眶湿润。
今年82岁的黎细九当过兵,因为表现突出,21岁就在部队入党。在武装部工作时常年动员青年参军报国、开展民兵集训,一干就是20多年。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上级派黎细九担任水厂第一任厂长,负责水厂的筹建工作。虽然隔行如隔山,但黎细九听从组织安排,二话不说,从规划、建设、安装,亲力亲为,边学边干,起早摸黑赶工期。有一次在抬设备的时候还被弹簧撞坏了几颗门牙,就凭借这样一股狠劲,黎细九和同事们如期把水厂建好,受到上级表彰。
妻子邓齐兴勤奋好学,又有文艺才能,读书时就在学校担任文艺宣传员,经常下乡表演节目,宣传党的思想和主张。年她调入政府部门当广播员,为了做好宣传工作,她到处收集采访好人好事,新风尚新气象,自编自写。因为工作突出,年,24岁的邓齐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是带路人,引领中国转乾坤。百年奋斗创伟业,从无到有,从富到强科技新……彰显中国国力增,感恩有党来领导,扶贫造血拔穷根,全国人民跟党走。”这是老党员邓齐兴在今年建党周年时写下的感言。
邓齐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家里穷,她的一个姐姐还饿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家里条件慢慢好起来,她也可以上学读书了。说到这里,邓齐兴动情地说,“党的光辉照我心,多亏了共产党,不然都没有现在的好日子。”
为招商引资勇当开荒牛,夫妻志同道合一路前行
改革开放春风劲吹,年,中堂招引了开达玩具厂在中堂投资。组织考察黎细九做事有魄力有担当,且与外商打交道有经验,为了“筑好巢引好凤”,委派黎细九负责开达玩具厂房筹建工作,黎细九在镇委选址后,加快清理周边建筑旧物,修建简易厂房。
那段时间,黎细九天天待在工地,为了赶工期,经常顾不上吃饭,日夜奋战建设,终于如期交付厂房,投资商见状大为赞许,更加坚定了信心和决心,很快增加投资建厂,投入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在黎细九担任第一任厂长期间,玩具厂很快走上正轨,成为当时知名企业,也为当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良好开局。
邓齐兴说,那段时间丈夫基本上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待在厂里,辛苦打拼,因劳累过度,得了急性盲肠炎还想坚持工作,后来实在顶不住了不得不住院治疗。后黎细九因为工作出色调任外经办,继续为中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回忆起这段经历,黎细九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他表示,是党给了我们成长的机会,大家都想为家乡做点事,有股牛劲,有股精神,党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但干,还要认真干好。
邓齐兴与黎细九于年结婚。她经常凌晨4点多就起来广播新闻,丈夫当时也是身兼多职工作繁忙,小孩只能给母亲照顾。年后,邓齐兴又调任政府财务,一直干到退休,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她都任劳任怨,尽职尽责,时刻保持党员本色。说起当年艰苦岁月,邓齐兴说,再苦再累,我毕竟是一个党员的身份,启发我、支持我、提升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不是享乐的,要努力工作的。
黎细九、邓齐兴夫妇因为共同的革命理想走到一起,一路前行。他们为党的革命建设事业奉献了青春热血,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自己,做人善心善德,不计得失。他们也将良好家风家教传递给了下一代,经常教育他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儿辈们也都在各自工作岗位做出了优异的成绩。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蒋幸端通讯员:邱发平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冬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