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只通便更治重症大病的大承气汤证 [复制链接]

1#

经方辨证根据病症反映,中医辨证根据病症反映,用方用药根据病症反映!忘伤寒、温病、中风之名,知其所论,是为中医,且看《经方实习录》病案:

?

大承气汤证其四

陈姓少年,住无锡路矮屋,

年十六,幼龄失怙,惟母是依,终岁勤奋,尚难一饱。恰恰献岁,销售花爆,冀博微利。饮食失机,饥餐冷饭,更受风寒,遂病腹痛拒按,常常下利,色纯黑,身不热,脉滑大而口渴。家贫困,无力延医。经十余日,始来求诊。察其证状,知为积滞下利,遂疏大承气汤方,怜其贫也,并去厚朴。

计大*四钱,枳实四钱,芒硝三钱。

书竟,谓其母曰:倘服后暴下愈甚于前,厥疾可瘳。

其母异曰:不只其利,反速其利,何也?

余曰:服后自知。果一剂后,大下三次,均黑粪,干湿相杂,利止而愈。

此《金匮》所谓宿食下利,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之例也。

大论曰:“少阴病,自利净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咽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也许互证。

《温疫论》曰:“热结傍流者,以胃家实,内热雍塞,先大便闭结,续得下利,纯臭水,全然无粪,日三四度,或十余度,宜大承气汤,得结粪而利止。服汤不得结粪,仍下利,并臭水,及所进汤药,因大肠邪胜,失其传递之职,知邪犹在也,病必不减,宜更下之。”延陵吴又可先贤能言此,诚不愧为仲圣之入室学生矣。

客曰:“仲景论伤寒,又可论温疫,子乌可混而一之?”

曰:“吁!是何言也?仲圣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吾中医之益处,即在能识此证字,苟察病者所犯为大承气汤证,则投以大承气汤,所犯为四逆汤证,则投以四逆汤,服汤已,其效若响斯应,则其前病之何名,初可勿拘拘也。”

马培锋注:经方辨证根据病症反映,不信且看诸多病名之惑,同是上证,

伤舍间曰:此伤寒也,此自利净水也,此吐逆而利,是名霍乱也(马培锋注:就有三个定名,根据病症反映鉴识,辨识以寒热底细内外阴阳之八纲、六经,结尾辨方证可无惑矣!)。

温热家、疫疠家曰:此温病也,此疫疠也,此热结旁流也,此绞肠痧也。

推而及至于西医生曰:此急性感抱病也,此肠炎也,此虎烈拉也。

余曰:凡此所称,皆是也。

然使医者不识其证,而误投方治,则其所称之病名虽合,皆非也。

?

由是论之,有清二百余年,医家辈出,只知伤寒、温病之争,不研数百证方之辨,此皆懵懂人也。

降至比年国医馆创制,为中医界辟一新纪元,弥足道贺。但是衮衮诸公,尝惟病名之是论,或主从中,或主从西,翰墨格斗,案载途。反将中医学最侧重之证与方,置而未问。

卒而筑室道谋,用不溃成,冷眼傍观,得毋与清人之失,统一复辙,而无以负举国人士渴望之殷殷乎?

余也无似,于医学并未进修,初不敢妄有论列,致犯当世众人。但是骨鲠在喉,稍吐也快。凡此所附论者,尚不过为吾所见之一微小微点,将来有暇,当畅陈拙怀,以就教也。”客惟惟而退(马培锋注:中华民国粹术,言辞敏锐,直述意见,盖此时乃中医存亡死活之秋也,为医不能以疗效取长,则不保亦)。

曹颖甫曰:治病必求其本,故医者务识其病根地址,而后也许药到而病除。若泥于病名之殊异,多有举棋不定,一直不敢用药,以至人于死者,岂鄙弃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