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根美味的雪糕,竟差点要了杭州张先生(化名)的命!
5月29日,50岁的张先生(化名)吃了一根棒冰后,突发心前区剧烈闷痛,整个人大汗淋漓,烦躁虚弱。2小时后,他被送到浙江大学医院下沙院区急诊室就诊,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当天接诊医生是心内科徐晟杰副主任医师,他回忆,刚看到患者时,“患者虚弱烦躁,几乎面如死灰”。时间就是“心肌”,徐晟杰和金重赢副主任医师在1小时内急诊紧急手术,为张先生开通血管。手术中发现前降支近段起完全闭塞,于是进行前降支血栓抽吸,并植入支架。术中,患者胸痛症状就明显缓解。
怎么吃了一根棒冰就心梗了?好好一个人,怎么会心梗?
据张先生说,自己虽然每天抽一包烟,但并没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这些“三高”的病史。医院心内科傅国胜主任回顾这个病例后推断,诱发张先生心梗的罪魁祸首,就是他发病前吃的那根棒冰。
吃棒冰竟然会引发心梗?!
傅主任解释,这是因为,大量喝冷饮、吃棒冰,吃得快、吃得猛,会致使人体血管突然收缩,血压升高,尤其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更容易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虽然张先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但他其实有慢性的冠心病基础,只是他自己不知道,吃棒冰是这次心梗发作的诱因。”
上周,张先生出院时,医生特意同他和家属嘱咐了以后要注意少吃棒冰等冷饮,冰西瓜之类的也要少吃。经过这次“*门关”,张先生连连表示再也不敢贪吃棒冰了。
肚子痛以为是胃不好没想到是急性心梗
一般,心梗的高发时期是冬季,由于天冷血管收缩,易导致心肌梗死。但其实在夏天,也有心梗风险。
6月1日,邵逸夫心内科胸痛中心警报再次拉响。患者李奶奶(化名)70多岁,有高血压。当天中午11点多吃完中饭后,与人打扑克,突然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等症状,又恶心呕吐了好几次,还不住地出大汗。
一开始,李奶奶以为吃坏了东西,很快就会好。但强忍了几个小时后,终于撑不住了,傍晚时分才到医院。
李奶奶先是挂了消化内科,但消化内科接诊的医生发现李奶奶的“胃痛”不一般,除了剧烈腹痛,还出汗,而一般的胃痛是不会出汗的,她的情况疑似心肌梗死,万一误诊,后果严重。消化内科紧急把李奶奶转到急诊。
急诊一查,果然,心肌梗死标志物升高!当晚李奶奶就做了冠脉造影,术中发现前降支中段起完全闭塞,进行前降支血栓抽吸,并植入支架。经过邵逸夫急诊心内科医护人员的奋力抢救,李奶奶终于转危为安。
为什么心梗的表现和肠胃炎相似?
为什么明明是心肌梗塞,病人却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为什么看似简单的肠胃炎,却隐藏着致命的心脏病?
徐晟杰副主任医师解释,心梗的典型症状是“心痛”,或者说“胸痛”,急性心梗通过“心痛”表现出来的占了70%左右。“剧烈性胸痛持续半个小时,医院看。”
除去典型症状,还有非典型症状,其中以消化道症状居多。据统计,约30%急性心梗患者发作前会出现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极易被误诊为急性肠胃炎或消化不良,因此耽误了心梗抢救的*金时期,这种情况在老年人身上更容易出现。
此外,还有出大汗、牙痛、头痛、咽喉痛、上肢或后背疼痛、咽喉疼痛不适等症状,也是心梗的部分表现征兆,同样不容忽视。
“目前不典型心梗发生比例大大增加,由于不典型心梗临床表现不特别,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因而常常会被病人及家属忽略,导致误诊甚至失去抢救时机。”
那为何心脏不痛,身体其他部位却感觉到痛?
徐医师说,这是因为心脏本身是没有感觉的,所谓的“心痛”,其实是由于支配心脏的神经将疼痛传到大脑,大脑再传到脊柱,进而传递给胸部、背部、肩部等。在这个过程中,疼痛通过与支配心脏神经平行的、其他神经传递给患者,如果碰到的这根神经恰巧是支配肠胃的,就表现为腹痛了。
胃肠毛病还是心梗
如何识别?
如何辨别到底是心梗还是一般的肠胃炎?傅国胜主任总结,有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的患者以及肥胖人群和老年人等,如果在上吐下泻的同时伴随有剑突疼痛出汗,可能预示发生心梗。剑突的位置在上腹之上,胸骨下端。
另外,心梗发作时,如果自己还有意识并有活动能力,不论你当时在上班或是在学习,都要及时停下来就医。当然,“最好还是拨打急救电话,电话中要清楚地告诉接线员你的具体地址和心梗病情表述。如果身边有家人朋友在,那就把这一切交给他们去做,你要做的,是平躺或坐下,不要随意走动,等待救援。”
来源:浙医在线
编辑: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