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万和证券,朱琳)
一、年电子行业回顾:行业深度回调,业绩急转直下
(一)业绩回顾:业绩急转直下,进入下行周期
急转直下,业绩大幅回落。在新冠疫情、海外冲突、全球通胀、创新放缓等多重因素导致需求收缩的背景下,叠加此前缺货涨价行情衍生出供应端的持续扩张,电子行业在年急转直下,进入下行周期。年前三季度申万电子板块合计实现营收.81亿元,同比下降1.32%,增速较上年底下滑16.41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88亿元,同比下降25.33%,增速较上年底下跌.65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大幅回落。
二级子行业来看Q1-3半导体、元件、光学光电子、其他电子II、消费电子、电子化学品II营收入增速分别为+10.72%、+2.28%、-9.55%、-54.34%、+21.87%、+15.12%;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17%、-6.83%、-94.27%、+7.36%、+9.34%、+24.69%。三级子行业来看,Q1-3半导体设备、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集成电路封测、分立器件营收增速靠前,分别为61.38%、23.57%、15.44%、12.61%;半导体设备、集成电路制造、分立器件、半导体材料归母净利润增速靠前,分别为97.78%、16.02%、13.44%、13.24%。
(二)行情及估值:深度回调,估值跌至底部位置
深度回调,行情趋势见好。年全年,申万电子指数跌幅36.54%,跑输沪深指数14.90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指数末位倒数,全年指数两跌两起,目前趋势向好。细分领域来看,景气聚焦上游,自上而下递减,并且悲观情绪面逐渐从中下游蔓延至上游,受终端消费需求萎靡的影响,与消费电子密切相关的上下游板块跌幅较多,如消费电子、被动元件、光学光电子以及模拟/数字芯片设计板块,全年跌幅在33%~43%之间;电子化学品、印制电路板及高毛利的其他半导体领域则相对跌幅较少,全年跌幅在20%~33%之间。
估值跌至十年底部,底部区间已基本探明。年申万电子指数估值大幅回落,分别在4月底、9月底跌至十年间底部位置,尽管10月以来行业估值走势有所回升,但仍处于底部区间。截止至年12月30日,申万电子指数PE(TTM)为28.66倍,10年分位数为10.3%,消费电子、半导体、其他电子II、元件、电子化学品、光学光电子指数PE(TTM)分别为22.90、35.37、23.22、26.43、37.83、27.91倍,对应10年分位数分别为0.9%、1.5%、2.9%、7.7%、17.7%、22.1%。除光学光电子和电子化学品外,其余四个子行业指数市盈率均处于相对低位。
二、周期趋势判断:创新周期的初期+量价周期的底部
电子行业受量价周期和创新周期的双重影响。短周期以价格为指标,受供需错配带来的量价变动影响,由于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市场总需求趋向于增加,制造厂积极扩产,但一般需要两年以上才能具备产能,综合导致行业每隔3~4年会在景气和低迷之间转换。长周期以创新为指标,技术进步带来的需求结构提升,行业大约每隔十年就会迎来新的需求驱动,例如21世纪前十年是功能机的时代;年前后智能机则成为行业主要驱动力。
(一)创新周期:以半导体销售额为考量,看终端出货量指标
电子行业的整体波动是由终端需求导致的,整体而言是基于“桌面互联-移动互联-万物互联”的转变过程。正如前两轮的驱动分别来自功能机的成长替代个人电脑的普及,智能手机的成长替代功能机的普及,由此带来行业需求结构的提升。随着智能手机进入饱和期,行业发展需要新的创新应用来触发新的消费动力,在物联网、AI和能源革命的催化下,目前来看下一轮需求驱动的主要表现来自汽车电子、能源电子以及消费电子的实质性创新。在创新周期的判断上,由于终端需求会直接影响上游半导体的出货量,我们以半导体销售额为考量(见图7),具体判断指标为终端应用的出货量或销量,如智能手机出货量、新能源汽车销量、光伏和风电装机量等。具体来看:
-年:智能手机主导阶段,中游制造环节集中受益。受益于智能手机的发展和3G、4G应用的普及以及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国内电子中游供应链与组装厂在这一时期进入*金发展阶段,诞生出一批如立讯精密、歌尔股份、欧菲光这样的龙头企业;年以后:终端由智能手机主导迈入多主线并存,重心由中游制造向上游半导体倾斜。一方面在智能手机终端需求饱满的背景下,消费电子供应链厂商成功在TWS耳机、智能手表、AR/VR等领域开拓出第二增长曲线;另一方面,在新能源革命的推动下,智能汽车、光伏和风电等清洁能源市场催生出汽车电子、能源电子新兴需求。同时,在中美科技博弈和逆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电子产业重心也开始从中游低附加值的制造端向上游高附加值的设备、材料、半导体领域突破。
当前正处在创新转折期,增量动能尚不显著。从终端增长极来看,消费电子中智能手机出货量在年底达到顶峰,此后呈现逐步下降态势;智能穿戴产品(以TWS耳机为代表)自年左右接替智能手机,呈现快速放量的态势,但自年起增速逐步放缓;以AR/VR为代表的扩展现实设备在“元宇宙”铺垫下,自年以来快速放量,但未见显著增长;由智能汽车、新能源发电需求驱动的汽车电子、能源电子则自年以来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从终端拉动力来看,根据ICInsights的半导体下游终端应用占比数据,PC(含服务器)与通信(含手机)是最主要的下游应用,常年占比达到70%以上,汽车IC、工业IC市场占比分别从年的6.5%、7.0%增长到年的7.4%、7.3%,二者-年的复合增长率预计分别达到13.4%和8.4%,成为驱动市场的主要增长极,但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