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的不同问题,医生会有不同的治疗方式。
比如,感冒了,门诊医生大概会给你量一下体温,再看看喉咙是否发炎红肿,接着询问有何症状,以此判断是病毒性还是细菌性感冒。
牙疼了,牙科医生可能会首先看看你疼的是哪颗牙齿,有何症状,严重与否,接着判断病因,由此对症下药。
肚子疼了,消化科医生会第一时间询问具体疼痛的位置。上腹痛,可能是胃炎或消化不良引起的;中间肚脐部分痛,可能是急性肠炎或肠系膜疾病;下腹痛,可能是子宫、膀胱或肠道疾病。
这些是普通大众或多或少了解的「医学常识」。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一些特别的、不那么为人所知的治疗方式应运而生。
「音乐治疗」就是其中一种,它利用医院冰冷冷的格调区隔开。同样身着白大褂,音乐治疗师拿的不是体温计,不是牙钳,不是听诊器,而是吉他、钢琴、非洲鼓等各类乐器。音乐,是他们用来治疗患者的「药」。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音乐治疗中心。|张晓颖供图
一对一个性化治疗
「我活着吧,我不死了,活着挺好的。」林老师心里一下子敞亮了。
卢望没想到,林老师第一次接受音乐治疗的反应会这么好。
去年,84岁的林老师因尾椎骨狭窄,无法独立行走,住医院。没多久,她开始不想活了。「腿动不了,又得了乳腺癌」是她一直抑郁的原因。
康复医师朴主任了解情况后,将林老师转介给音乐治疗师卢望。带着音响和吉他,卢望在林老师的病房为其做了第一次治疗性评估。
林老师在卢望的要求下,平躺着,闭上眼睛,伴随着音乐和卢望的引导,慢慢进入回忆中。在这个过程中,卢望会严格控制音乐的节奏和语速,以匹配林老师的呼吸频率,通过播放不同的音乐,带领她慢慢放松,一点点进入回忆、高峰体验、内心矛盾等不同情境中。
「她一下子把我带回到那个年代了,我带着学生们,在树林里,在山里,跑啊玩儿啊。」林老师说,她想回到那个年代,最快乐的年代。
第一次治疗后,林老师爱上了这门「音乐课」,也不再想着「死」。她很清楚,要保持良好的状态,除了音乐治疗的帮助,还需要自己的心理调节。
即使从未接触过这种新的治疗方式,你大概也能猜到音乐治疗在改善人心理状态方面的作用,音乐作为一种听觉享受,或多或少都会在人的内心留下涟漪。而这也是普通大众最易于接受和认可的一个层面。
张谨为患有帕金森病的老伴儿老李选择音乐治疗正是源于这种考虑,但令她欣喜的是,老李不仅精神状态越来越好,身体方面也发生了大的改变。
音乐治疗师通常与物理或职业治疗师携手合作,特别是进行带有跌倒风险的步态训练。|图:origin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