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都是西方领先,中国科技还处处受制于人吗?不!中国硬科技的崛起势不可当,年,全球科技大国博弈暗流涌动。
中国芯片、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在逆全球化与西方零和博弈思维中被卡住了脖子,这让年成为了我们的科技破局年。
这就为你开启年十大中国硬科技成果盘点,看看有哪些是你也一起见证的?
十四五规划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战略,是在五年中让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
数据显示,年中国风险投资总额达到亿美元,同比增长50%,创下新的记录。
芯片、机器人与软件成为三大核心。在国家*策扶持和科技产业投资的指引下,中国这一年的硬科技真够硬。
首先,“华为事件”引爆了中国芯的研发与探索,面对光刻技术的缺失、光刻材料的卡脖子以及电子芯片的物理极限,中国芯片行业正在寻求多条破局之道!
这也是年中国硬科技破局的第一个重点。电子芯片落后欧美日数十年,通过传统的研发方式来追赶西方,成本巨大,我们是否能另辟蹊径呢?能!比如光子芯片,中科院在光子集成功能器方面攻关十余年,目前已经取得不错的技术突破。
西安光机所成功团队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氮氧化硅高折射率差纤维波导技术,冯宁宁博士团队则掌握了全球最先进的低功率及高速硅光调制器技术。听不懂的专用名词背后,是中国在光子芯片技术领域的努力与积淀!
未来光子芯片也好,传统电子芯片与光子芯片结合的光电芯片也罢,都有可能助中国芯片实现赶超与逆袭。
当然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也在寻求其它中国芯技术。西湖大学仇旻教授团队努力研发冰刻机技术,用“冰胶”代替“光刻胶”获取芯片的刻录难题。
而在新的光量子计算芯片领域,年6月,中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的成果已经发布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光量子芯片性能比普通芯片高出好几百倍,但功耗却只有普通芯片的几分之一,且无需光刻机。
尽管目前光量子芯片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但该技术一旦投入使用,将颠覆整个半导体行业。芯片难题举国瞩目,而国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任正非的华为身上。所以第二个硬科技来自于华为。
面对美国的芯片封锁,华为收入连续两年下滑,新品发布也不见5G踪影,难道华为就此没落了吗?并没有!华为的蛰伏,正是为了破茧成蝶。
芯片受制于人,华为就从操作系统方面实现突破。年,华为鸿蒙OS2.0问世,迈出了国产操作系统的第一步。
鸿蒙构建的不只是手机操作系统,而是放眼整个物联网世界。鸿蒙舞剑,意在万物互联。我们也希望华为早日走出困局。
鸿蒙突破在前,海思麒麟芯片的破局在后,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中国硬科技的逆袭之路。
第三个硬科技盘点来自于中国量子科技的崛起,中国“风投第一城”,合肥不仅*对了新能源的赛道,量子科技的大方向也押注成功。
年5月,合肥中科大制造的“祖冲之号”打破了量子计算机最大量子比特数的世界纪录。10月升级到“祖冲之二号”,再次刷新纪录。
同月,中科大联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等构建了个光子的“九章二号”,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目前唯一同时在两种物理体系都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中国在量子科技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科大的量子突破不止于此,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将光存储时间提升至一小时,刷新年德国团队所创造的光存储一分钟的世界纪录,将实现量子U盘迈出重要一步。
第四个值得盘点的硬科技来自于核能,当今世界和技术研发的前沿当属可控核聚变,也就是“人造太阳”,各国的研究机构都在努力优化与研发托卡马克装置,模仿太阳产生能量的机制,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中国更是成绩斐然。
年底,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再次创下世界纪录,国产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实现电子温度近七千万摄氏度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秒,成为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将人造太阳的商用迈进了一大步。
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中国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在年投入商业运营,并在年1月1日第二台核电机组并网成功,这标志着中国从核电大国跻身核电强。
在工业领域,中国年的成绩也十分亮眼,领先我们百年工业化的西方国家在重工业领域长期压制我们,而如今我国也开启了反围剿,年,我们成功研制出被誉为“重装之王”的大国重器,8万吨模锻压机并一举冲上世界最高水平。
在用于隧道开挖中的盾构机领域,中国也从一无所有被西方国家漫天要价,华丽转身成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盾构强国。
年继“京华号”后,重量达到吨的国产15米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之江号”也在浙江中铁工程装备有限公司成功下线。
如今,中国盾构机不仅核心技术不被掐脖子,而且已经连续三年盾构机产销量世界第一。我们崛起的工业水平也体现在下五洋捉鳖的深潜技术和上九天揽月的太空事业上。在地球深处的海底,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多次下潜万米海沟,目前,万米深潜作业次数和下潜人数均居世界第一。
苍穹之上,玉兔号已在月亮上行驶了一千米,天问一号在火星的探测打破了美国一家独大的格局,中国天宫空间站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正在为中国的航天梦而努力。这些都是中国太空事业在年的成绩单,我们中国对太空的探索远不止太阳系。
中国年硬科技的第八大重点来自于由中科院主导建设的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这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天眼,可以探测到亿光年以外,是全球其它任何探测器都难以达到的。
但中国并没有独善其身,反而向全球科学界开放,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中国贡献。从微观到宏观,从深海到外空,中国科技不仅为人类创造着未来,还着眼每一个个体的生存利益。
年疫情的爆发打乱了全球经贸秩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中国率先肩负起抗疫重任,从防疫管理到疫苗研发都走在世界前列。
年,我国首款新冠特效药获批上市,能够降低80%的重症率和死亡率,输完液即刻生效。至此长期被舆论不认可的中国生物医药科技终于为自己正名了。
当然,疫情不仅造成了医疗系统危机而引发了全球粮食问题,导致国际粮价大涨,这关系到每个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作为负责任的农业大国,我们的粮食产量逐年增高,但也一直有两个难题在困扰着我们,那就是耕地和育种。
中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尽管*策支持下我们坚守着18亿亩耕地红线,但相较于14亿人口来说略显不足。
如今,中国硬科技也给出了新解法,就在年9月中国率先实现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将农业种植过程转移到车间生产,极大缩减了耕地的使用,同时实现增产。
农业硬科技在年的突破还体现在被誉为“农业芯片”的种业,中国种业长期被掐脖子,中央一号文件就强调要打好种业翻身仗。
年2月,中国科学家在水稻“祖先”二倍体野生稻上找到了稀缺基因资源,全球首次提出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将近万年的野生稻进化过程缩短至几十年甚至更短,这开辟了全新的作物育种方向,让中国种业走出了一条粮食新赛道。
年的中国,硬科技层出不穷,还有太多硬科技树来不及一一列举。比如公里,时速承载了中国高铁梦的磁悬浮列车。陈秀雄教授等解除了一个四阶完全非线性椭圆方程,成功证明强制性猜想和测定稳定性猜想这两个国际数学界6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以及中国研发出高质量冰单晶微纳光纤。
中国人的年科技赶超与崛起的案例实在太多了,这一点我们世界第一的专利申请就是佐证。身处华夏盛世,又见证百年变局,此生何等荣幸,所以,只能和大家一起期待祖国继续走向科技强国,走向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