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症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萤石网络研究报告广厦万千,以云为重
TUhjnbcbe - 2023/7/23 19:25:00

(报告出品方/作者:民生证券,吕伟,方竞)

1、应运而生的智能家居及云平台提供商

1.1、剑指C端市场,十年布局初见章程

萤石母公司海康威视于年正式将自己划为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并将智能家居市场视为拥有视频监控技术业务延展空间的C端市场之一,萤石网络品牌应运而生。萤石作为海康威视在C端布局打响的第一枪,于年开启云平台搭建,并自年起正式开始公司化经营。1)初创时期(-):萤石以打造云平台为出发点,发布了“萤石云视频”APP,并推出面向行业客户的软件开放平台;

2)拓展时期(-):萤石通过不断的研发与创新,打造了以计算机视觉为核心技术的产品矩阵,并发布“1+4+N”生态体系。随着产品矩阵的不断扩大,萤石云平台注册用户数及接入设备数量不断增长。3)新出发(-至今):年之前,萤石主要为海康威视的设备提供设备接入与运维保障服务,年初,萤石依托海康快速搭建独立的采购+生产+销售体系,限制包括海康威视在内的其他品牌IP摄像机等视频前端设备直接接入萤石物联云平台,推出IoT开放平台,发布了Wi-Fi模组、蓝牙模组和视频模组等多款模组产品,正式对其他第三方品牌的硬件设备开放接入。年4月,萤石启动拆分上市计划,年12月28日成功登陆科创板,十年布局,初见章程。

公司营收稳健增长,毛利率稳定,研发、销售保持高投入。公司近四年来营收保持稳健增长,期间复合增速(年-年)超40%,至年,公司营收已达到42.38亿元,同比增长37.7%。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利润均迎来稳定成长,增速逐年稳步提升。在收入结构上,以智能家居产品为主的前提下,逐步向毛利率较高的云平台业务倾斜,整体毛利率稳步提升。公司在研发、销售上保持高投入,以谋更好的发展,助力竞争格局明晰,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9.42亿元,归母净利润2.19亿元。

1.2、脱胎海康,构建以业务驱动的治理结构

萤石网络股权架构明晰,作为海康威视的创新业务之一,海康威视直接持有萤石60%的股份,青荷投资(海康威视创新业务跟投计划持股平台)持有40%的股份。脱胎于海康,萤石自成立之初便在技术、制造能力及渠道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同时,萤石以业务划分下设5家子公司,采取软硬并举模式,同时持续耕耘海外市场,全方位布局全屋智能。

1.3、云、端双向闭环协同

萤石以“1+4+N”生态体系,构建其智能生活解决方案及开放式云平台服务。其中“1”代表萤石物联云平台;“4”指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控制和智能服务机器人四大核心特色产品;“N”泛指合作开发和第三方直接接入萤石云平台的其他智能家居产品。萤石以云为核心,云端闭环,共谋协同增长。

1.3.1、萤石物联云平台——生态之根

萤石技术架构主要包括1)云平台构建技术;2)视音频AI算法技术;3)产品智能化技术三类技术。萤石物联云平台以三类技术出发,提供包括物联接入、基础设施、运维保障、服务中台等多项面向消费者和行业客户(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者及系统集成商)的云上能力。同时,作为链接硬件设备与软件能力的核心端口,以AI算法和通用型智能化技术赋能智能家居设备,萤石物联云平台是萤石的生态之根。

萤石物联云平台包括面向消费者用户的“萤石云视频”APP和面向行业用户的“萤石开放平台”。1)“萤石云视频”APP是萤石作为智能家居及云平台提供商,面向消费者用户核心能力的出口。除了作为设备的控制端,“萤石云视频”APP以产品智能化技术和视音频AI算法技术,提供区别于其他智能家居物联网平台的增值服务及算法商店,赋能智能家居设备更具深度的价值,在多设备联动下,提出更贴合具体场景的智能生活解决方案,使用户能在APP内形成相应的用户数据与用户习惯,与萤石产生更深层次的服务联系。

以“老人看护”为例,家中有老人的用户,使用此服务时,可依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人工/自主看护两种模式,以此实现在萤石云视频APP内,及时了解家中老人每日活动情况的功能。当家中老人出现意外摔倒、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时,用户能及时收到提示,以便快速响应。同时该项服务支持多种看护设备(如紧急按钮、毫米波雷达、移动探测器及智能门磁)联动检测老人活动情况,使结果更准确。“老人看护”类增值服务,以“萤石云视频”APP为出口,用技术赋予智能家居设备链接亲情关怀,舒缓养老陪护压力的“深度”能力,使产品更具切实的使用性及不可替代性。

2)“萤石开放平台”以链接行业客户,拓宽智能家居设备种类与应用广度,强化智能解决方案深度。以客厅场景为例,除萤石四大核心特色产品,全屋智能联动管理空调温度、窗帘开闭、顶灯亮度等需求。通过提供平台和组件,“萤石开放平台”加大开放力度,协助行业客户开发复杂场景下的SaaS应用,吸引多样化IoT设备接入到萤石物联云平台,使不同厂家之间的智能硬件可以与萤石系产品(如智能入户)产生联动,实现互联互通,在扩大萤石产品生态的同时,形成复杂场景下更具深度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云平台业务稳步发展。年,萤石云平台业务实现5.38亿营收,期间复合增速(-年)高达到45.97%。从收入结构上看,云平台业务以SaaS类收入为主,毛利率保持高位。截至年6月末,萤石物联云平台接入IoT设备数超过1.82亿台,萤石物联云平台用户数量突破1亿名,月活跃用户近4,万名,“萤石云视频”应用中的平均月付费用户数量超过万名,开放平台注册的境内外行业客户近24万名。

1.3.2、由深至广,完善“4+N”产品矩阵

萤石物联云平台是萤石核心能力的出口,而云上能力的升华,需要产品矩阵的持续扩张。以萤石物联云平台核心能力的搭载落地为起点,萤石的“4+N”产品体系,将“4”大自研自产特色产品作为核心,同时采取合作开发+支持第三方设备直接接入的模式,不仅在单个产品上搭载及输出视音频AI算法技术、产品智能化技术,同时扩大产品生态,加深产品联动下复杂全屋场景的综合解决能力,由深至广,完善产品矩阵。“4”大核心特色产品分别为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控制和智能服务机器人,“N”泛指合作开发和第三方直接接入萤石云平台的其他智能家居产品。

1)智能家居摄像机-沟通媒介的综合性产品。区别于传统摄像机,智能家居摄像机因嵌入了人脸识别、移动侦测、语音识别交互等技术,接入了萤石物联云平台,因此具备进行多项增值服务及AI算法应用的能力,智能家居摄像机已从安防监控、家庭看护设备,转变为具有沟通媒介功能的综合性产品。家居安防产品在智能家居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Statista的数据分析,家居安防产品占全球智能家居市场不同类型产品的市场份额有望从年的24%左右提升至年的28%左右,预计到年全球家居安防类产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亿美元以上。摄像机作为家居安防核心产品之一,在智能家居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智能家居摄像机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9%,全球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4.1%,年有望突破亿元。

摄像机可作为核心感知单元。除了作为独立的家居单品,摄像机还可以发展为通用性强、部署灵活的智能家居视频模组,作为传感器之一,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如视觉智能门锁,视觉扫地机器人)深度融合。根据艾瑞咨询,预计在年到年间,中国家用智能视觉产品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1%,并将于年达到亿元。

与此同时,智能家居摄像机还充当智能家居的“滩头阵地”。不同于语音控制和手机APP指令这类接受命令式的被动智能,摄像机搭载的计算机视觉具有分类、识别的能力,作为交互端突破口,是走向自主感知、自主反馈、自主控制阶段的核心技术之一。智能家居摄像机是萤石的”基本盘”。脱胎于海康,萤石继承了以视觉交互、视音频AI算法和物联接入为核心的完整技术架构,以及相关成功场景落地经验,以此为基础,打造了智能家居市场上多款“王牌”监控单品。根据招股说明书,智能家居摄像机年实现营收29.39亿元,约占萤石年营收总量的70%,近三年年复合增长率44.53%。

萤石家居摄像机品类多,价位广,功能全,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年全球家用摄像头出货量为8,万台,萤石智能家居摄像机年全年出货量约为1,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约14.39%;年全年出货量约为1,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约18%。

2)智能入户-“归家第一景”智能入户包括智能门锁、智能可视猫眼、智能可视门铃等,同样直接连接到萤石物联云平台,并基于“萤石云视频”APP,进行入户场景下的智能化应用。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公司智能入户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连续多年在线上购物平台门镜/猫眼类目位列品牌第一,位列电子门锁类前三品牌。

3)智能控制-全屋智能体现智能控制包括智能传感、智慧屏、智能中控、全屋无线覆盖设备等,用户可依靠此类基本硬装,在智能家居设备接入萤石物联云平台后,以场景为单位,对室内环境、照明系统、家电设备、能耗使用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是由单品智能走向全屋智能的关键。从单品到全屋联动,构建萤石物联云平台能力的延伸。于入户场景及智能控制的联合布局,是对监控产品体系的顺承,也是对产品矩阵深度及广度的扩展。

智能入户作为屋内外的承接场景,不仅作用于玄关,更重要的是具有“开门见山”的效果,即从住户归家开门的那一刻,屋内客厅、餐厅等连接场景便会依据人脸识别结果,根据不同家庭成员的具体习惯、归家时间等,联动打开不同的灯景、音效等模式。1)作为“归家第一景”,智能入户给予住户最直接的归家感官冲击,是用户体验家庭“智能化”、“互联化”,感受全屋智能存在的高频地点,因此能带来较强的用户黏性;2)智能控制作为全屋联动的核心键,是单品销售发展至全屋“打包”的关键,所有“互联化”、“场景化”的多设备联合响应,均需要依赖于智能控制的搭建,智能控制是决定是否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屋智能”的关键点。

4)智能服务机器人——多元化需求。智能服务机器人包括陪伴机器人和扫地机器人两大类,基于萤石的核心能力,面向消费者在智能家居场景下的多元化需求布局。不同于市面上其他机器人,萤石的陪伴机器人拥有基于视觉和听觉的环境感知能力和自主运动能力,该产品通过连接萤石物联云平台,提供个性化的儿童教育和安全陪伴服务;扫地机器人基于智能视觉算法能力,具备多维传感的感知、分析和理解能力。

5)其他智能家居产品——扩大产品生态。“N”系产品,是萤石利用云平台服务方面的技术优势,通过与合作伙伴联合开发或向其输出可集成至智能硬件中的Wi-Fi模组、视频模组、蓝牙模组等,使得合作伙伴能够将设备接入萤石物联云平台,从而将设备纳入萤石的开放体系,扩大萤石产品生态。目前,萤石已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包括智能净水、智能新风、智能手环、智能宠物喂食器在内的多种生态产品。以技术深度出发的同时,布局产品生态广度,以用户对智能家居场景下的实际需求为驱动,建设平台型智能家居入口,更好地为消费者用户提供复杂场景下的智能生活解决方案。

1.3.3、深广共谋,全栈布局构建闭环逻辑生态

萤石“1+4+N”生态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不同于市面上其他生态链体系的萤石特色的生态闭环之路形成。智能家居设备是萤石云能力的载体,终端设备销量的提升与客户引流,将萤石云带入更多的家庭,落地更多的场景;而萤石物联云平台,可以将设备接入并运维,解决多设备无法整体联动的难题,同时以IoT+AI赋能产品更具深度的价值,增强客户黏性,提振整体生态产品销量。云端双向闭环,构建独特生态,协同增长。

2、从单品智能向云化全屋智能的依流平进

2.1、全屋智能——多场景下智能生活的串联

基于全屋智能的空间分割和产品智能相结合的特性,主要的应用场景与日常生活保持高度统一。全屋智能的“全屋”以主要应用场景(民宅、酒店及商业楼宇三大类)为单位;“智能”则是以智能控制为核心,对该场景下所有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系统化集中管理,并赋予其具体场景下与人交互能力,实现多产品的互联互动。全屋智能是智能家居行业的风向标,最终实现家居全场景的互联互通。全屋智能的三大应用场景分别为民宅、酒店及商业楼宇。1)民宅——定制化为内核的全屋智能“主战场”传统意义上的全屋智能场景为民宅为主。民宅在作为住宅作用的同时,兼顾着以个性化定制为主的核心需求。

民宅依据不同空间场景/功能需求,具体可划分为安防、浴室、睡眠、入户、观影、厨房、能源使用监测等场景。以入户场景为例:用户归家解锁智能门锁后,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自动打开客厅/对应成员卧室光源、开启空调/地暖、启动加湿器/空气净化器、播放音乐等功能。民宅场景下的全屋智能,集家居控制、安全防护、能源监测、成员看护等功能于一体。民宅场景是全屋智能的核心”基本盘”。1)民宅场景在套数上远超酒店和商业楼宇;2)单套民宅下的产品及功能需求也远超酒店及商业楼宇:①酒店场景因其“自购他用”属性+多套标准间统一建设,不同于民宅场景下定制化的需求,所需的产品及功能更标准化;②商业楼宇虽为企业“自购自用”,但涉及的场景类别和单个类别场景下涉及的具体产品及功能需求种类均弱于民宅。

2)酒店——标准化环境下的全屋智能。从“全屋”延伸至多样化的场景,其中酒店作为标准化较高的应用场景,成为全屋智能的“下一站”。酒店为顾客提供餐饮、住宿以及与之相结合的整体服务,安装全屋智能的酒店可以统筹控制店内所有设备,牵一发而动全身,给顾客带去系统化、智能化、便捷化的居住体验。酒店依据不同空间场景/功能需求,具体可划分为入住、阅读、节能、睡眠、浴室等场景。以入住场景为例:监控摄像头可进行身份认证识别,监测到非入住人员在房门前逗留等可疑行为时,触发警报并发送警报至酒店系统终端。

3)商业楼宇——公共建筑领域的全屋智能。聚集企业机构、技术等资源的商业楼宇,是全屋智能在公共建筑领域的落地应用。发展商业楼宇的全屋智能,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物联网有机结合,打破楼宇间的孤立形态,使楼宇成为一个信息互通的智能主体,有利于实现对楼宇的智能管理和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商业楼宇依据功能需求,具体可划分为办公设备管理系统、智能车位管理系统、授权人员识别系统、空气质量管理系统等。

2.2、热点单品构建全屋智能的“阿基米德支点”

全屋智能以王牌单品为落子起手已成为大势所趋。复盘全屋智能和互联网的发展路径,两者前期均处于海量需求但无具体应用的格局,从互联网的历程中,我们发现各大厂商均倚靠“杀手级”应用打开核心市场,在迅速构建用户使用习惯后,辅以全生命周期的生态落地。而回顾全屋智能的三大阶段,我们发现两者的发展轨迹在一定程度上重合。遍数全屋智能目前主要参与者,各自均以单品为突破口,究其核心要点,与互联网的初创时代不谋而合,即倚靠自身“杀手级”的单品构建足以撬动全屋智能蓝海市场的阿基米德支点。

以互联网巨头腾讯的产品演进为例,腾讯率先以QQ、

1
查看完整版本: 萤石网络研究报告广厦万千,以云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