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WHatplus
离开北京前,我去三里屯蹦了一场迪。
第二天,我坐高铁来到了武汉。
来到武汉后我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从北京来武汉?
背后的潜台词很明显:你该不会是北京混不下去了吧?
这是很多人对北上广回武汉年轻人的误解。
事实上,我来武汉后,以北京房租1/2的价格租了个小公寓,告别了北京的群租房生活。
热干面、豆皮、抄手让我的每个清晨都热气腾腾。湿润的空气和宜人的气候让我告别了流鼻血。
也没有旁人以为的那么不堪。
最近,我和6位从北上广回来的年轻人聊了聊。
他们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后悔过?
这篇文章,都会给你答案。
回到武汉的第一天,我就对闺蜜说:“集美,我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恋爱了。”
在北京的时候,我谈过一个男朋友。
其实对方也很合适,温柔、体贴、大度。但是自己就是不敢百分百投入,因为看不到未来。
大家都是北漂,指不定哪天就散了。
我清楚地知道,他是东北的,不可能来武汉,我更不可能去东北。
我们家庭条件都一般,掏空家底,也没法在北京定居。
最终只能和平分手。
现在好啦,满大街都是武汉崽,未来安排得明明白白:找个男朋友,一起光谷买套房,日常上班周末自驾。爱的人在身边,想要的生活在眼前。
今年给自己定个kpi:年底之前找个靠谱男朋友!
年,因为妻子怀孕,我从上海回到武汉。回到武汉后,工作上的挑战反而比上海大了。
在上海,背靠大平台,只要专心做好自己手头的这个步骤,就能撬动很大的影响力。
回武汉后,虽然项目本身体量变小了,但是对个人的要求反而提高了。一个人要承担多个流程,真的是一个人活成一个团队。
回武汉的两年里,我自己的提升并不缓慢。之前会担心,从上海回武汉就意味着事业的下坡。
回来后才明白,其实在任何城市,都有你上升的空间。
只想享受生活,当然会下坡,如果依旧以北上广的节奏和标准要求自己,在武汉反而会上升得更快。
在深圳时,我的价值排序中,事业永远在第一位。基本就是把“挣钱”两个字刻在脑门上。
满脑子都是今年要升到什么职位,这个月要完成多少kpi。
逼迫我重新思考人生价值的,是新冠疫情。
对于我们90后来说,新冠可能是人生中冲击力最大的事件。我真实地看到,部分朋友的亲人在这次疫情中离开。
所以我选择回到武汉,离家人近点。
前不久,我犯了急性肠胃炎。一个电话,老妈医院,还留在身边给我做了3天的饭。
我躺在床上看着我妈忙碌的身影,真的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
从上海回武汉,月薪降了1k,存折里的钱反而越来越多了。
在上海,我基本是月光。
总结了一下,最根本的还是心态的变化。
在上海的时候,买房是不敢想的,每个月发工资之后就想着怎么犒劳自己。
回武汉后,不自觉就开始规划买房的事,每个月发工资,就自动换算:又多了半平米买房的钱。
攒钱的快感超过了买买买的快感。
现在,买包包不能让我开心,只有存款能让我快乐。
说起来有点过于惨,在深圳,我不敢在出租屋里伤心。
因为房子是和朋友合租的,两个人住在19平的出租屋,没有任何私人空间。
深圳最让我难忘的地方不是深圳湾也不是世界之窗,而是我小区楼下的一个小公园。
每次我觉得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都会下楼,围着小公园跑步,一直到眼泪都蒸发了再回。
回武汉后,我租了一个单间,铺了地毯,养了一只猫。
别的都不重要,我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在家里崩溃了。
在上海工作期间,因为环境原因,整个人很急躁。
电梯都是小跑着过,怕耽误后面的人。整个世界都在加速前进,我必须追赶。
每天都在想:如果我今年不达到xxx,我会被公司辞退,被世界抛弃。
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能在那里待多久,所有的目光和规划都只能在眼前。
回武汉后,我坦然了很多。
在上海我可能会想,我1年内就要做到部门主管。回武汉后,我觉得自己可以慢慢提高专业技能,2年后成为主管也不错。
因为我知道我会在这里待很久,我可以慢慢去做很多事情。
当我站在武汉的电梯上,不再行色匆匆时,忽然发现,轻松一点也能到达终点。
慢不了多少,但是舒服很多。
很多人把武汉看作是一线城市的退路。
在跟这些从北上广回到武汉的年轻人聊过后,“我迟早会回到武汉”却是我听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
一线城市承载了梦想,却容不下肉身。
好的人生千姿百态,事业有成在一线城市立足,只是其中一种。
我们不否认一线城市的优势:良好的氛围、丰富的资源、前沿的讯息。
我仅仅希望,你选择一线,是因为那里有你喜欢的生活。
城市有进退,生活没有。
武汉有飞速发展的光谷、有灯火通明的汉口CBD;也有均价一平米的房价,和6块钱一碗的热干面。
它能给你奋斗的基础,也能给你生活的尊严。
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后,本质上,是往想要的生活进了一步。
如果你想回武汉
别怕,回来吧
你追求的梦想
你想要的生活
武汉装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