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海峰
当前在国家新基建推动下,数字化浪潮涌动,对千行百业带来变革。企业也面临着海量数据存储挑战,面临存储与数据AI分析等相匹配的能力、数据业务由离线向生产业务转变的新挑战。因此,众多企业和机构,也在寻找“高密度”、“高效率”、“高性能”的存储设备。
为了实现存储与数字化需求相匹配,5月28日,华为正式发布了OceanStor存储Pacific系列。该系列产品能力十分强大可使业务处理效率提升25%,空间节省20%,磁盘利用率达到93%,空间节省62.5%,更可以让在线视频等生产业务7×24小时永远在线。
之所以有这样突出的表现,是因为Pacific系列应用了一系列黑科技:双向抽拉、坦克链、vNode、碳纤维导热垫、VC相变散热、航空对旋增压风扇……
也就是说,华为OceanStor存储Pacific系列占地小、存得多、干得快等优势外,还配备了与时代相适应的高性能能力,是存储世界中全新的高效率产品。不过,许多人疑惑,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数据存储到底面临哪些挑战?华为Pacific系列拥有过人本领的秘诀是什么?
企业海量数据存储面临三大挑战
据华为GIV数据预测,年全世界新增的数据量将达到ZB,这是年新增数据量的18倍,在这其中88%是非结构化数据。此外,随着5G等新的通信技术发展,数字化转型步入2.0阶段,客户面临更复杂的数字化挑战。
对此华为海量存储领域总裁尚海峰介绍到,作为数字化转型基座的海量存储,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随着大数据、AI等新生产工具的成熟,数据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作为数字基座的数据储存也需要匹配新的能力,为海量数据分析加速,提升企业的ROI。
其次,随着数据价值不断被挖掘,企业希望将更多的数据存储下来,从而让存储数据数量从PB级向EB级跨越。数据的快速增长与有限的IT投资之间的矛盾加剧。企业急需更高效、低成本的海量数据存储方式。
最后,非结构化数据从离线业务快速成为生产业务,都需要不间断地保障用户体验。效率低、维护成本高、可靠性差等问题困扰着企业数据存储。数据存量无法扩大,价值挖掘和变现也就无从谈起。
面对客户需求,华为有何准备?
面对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挑战,华为自然不会墨守成规。早在去年,华为就开始对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华为提出打造“一云两翼双引擎+开放的生态”的计算产业布局,相关业务部门同时开始汇聚调整,形成了如今第四大BG的雏形——华为云与计算BG。
今年初,华为正式成立云与计算BG,围绕计算及华为云构建生态,打造“黑土地”,成为数字世界的底座。据悉,华为云与计算BG的业务包括三大块,分别是华为云、计算、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
这一切都预示着,华为存储业务正在跟随时代潮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变革之路。在产品发布会上,尚海峰表示华为从技术引领、商业创新和行业深耕三个战略方向重点投入,打造海量数据的安心之选。
技术引领:通过软硬结合的创新路线,满足客户不同场景的多样化需求。
商业创新:基于领先的数据冗余保护和缩减技术,率先推出可得容量的商业模式,帮助用户降低海量存储门槛,节省TCO。
行业深耕:以行业场景化需求驱动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帮助企业释放数据价值。
尚海峰表示,未来华为OceanStor存储将形成术业有专攻体系,即Dorado系列支撑结构化数据,Pacific系列支撑海量非结构化数据。
Pacific系列打造存储新品牌力
如上所述,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十分想要挖掘数据潜在价值,但面临海量数据无法储存的尴尬局面。
对此,周跃峰介绍说:“海量数据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当前只有2%的数据被保存、保存下来的数据只有10%得到分析利用,企业面临海量数据存不下、流不动、管不好的问题。”
针对海量存储场景,华为推出了OceanStor存储Pacific系列。据悉,该系列产品针对的是高效存储场景的海量数据存储问题,如自动驾驶系统、运营商大数据、油气勘探、高速视频联网以及在线高清视频等应用场景,具有更高效、更可靠和更经济这三大能力。
能力一:更高效
该系统打破服务边界,实现业界首个文件、大数据、对象协议无损互通,解决传统网关方式的性能和语义损失问题。以自动驾驶研发为例,一套Pacific系列存储就可以支撑多个环节的数据处理,让数据无需在多套存储间迁移,实现业务处理效率提升25%,空间节省20%;打破性能边界,新一代文件系统同时支持高带宽和高OPS应用,适应日益复杂的HPC应用负载。
能力二:更可靠
Pacific系列存储从数据级、设备级、系统级到方案级的四级可靠性保障机制。其全面的亚健康检测与预处理,提前识别故障风险;支持跨集群双活、三站点多活容灾机制,可实现业务跨地域容灾,保证票据影像、在线视频等生产业务7×24小时永远在线。
能力三:更经济
Pacific系列存储打破架构边界,以独创vNode高可靠模式和下一代弹性EC技术,在性能和可靠性不降低的前提下,磁盘利用率达到93%,相比业界平均水平领先40%以上;全新高密大容量节点,在5U空间里支持块硬盘,密度达到业界通用存储型服务器的2.67倍,空间节省62.5%;热、温、冷数据按需自动分级到闪存、磁盘和蓝光介质,数据自由流动无需人工干预。
“我们把数据比喻成水流,百川奔流终归海,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我们希望Pacific系列以太平洋的胸襟海纳数据,成为海量数据的安心之选。”谈及华为之所以专门打造Pacific系列系列的原因,周跃峰在发布会上强调:“我们的愿景是海纳数据,释放平凡数据的不凡潜力。”
唯积跬步,方行千里
企业都明白数据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价值,但让平凡的海量数据产生不凡潜力,并不容易实现。华为是如何做到?我们认为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研发投入。华为OceanStor存储在年开始投入研发,经历18年的发展。在研发投入上,华为从不吝啬。在今年初,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华尔街时报》采访时透露,华为计划继续提高研发预算,将年的研发投入增加到超过亿美元。
长期强压式的研发投入,让华为OceanStor存储实现技术领先,收获业界认可:在年,首次进入Gartner领导者象限;-年,华为OceanStor存储产品连续2年获得业界服务器和存储最高品质的Interop金奖。
第二,雄厚的人才体系。目前华为已经在中国、欧洲、印度、俄罗斯等地建立遍布全球的12个研发中心,拥有超过名研发工程师,超过项存储专利,主导和参与30+国际产业组织。
第三,敢为人先的标准领跑者。在年以前,世界普遍采用SPC组织作为性能测试的基准,但国内却没有一家存储公司敢于去做这个测评。华为在年主动联络SPC组织进行测试,成为国内第一家参与SPC性能测试认证的企业。
据悉,在年,华为OceanStor高端存储在测试中跑出了万性能的成绩,成为当年业界性能第一。随后,华为从标准参与者变为标准贡献者,并进入SPC核心委员会,有了SPC决策投票权。
第五,汇集众人智慧。为了解决数据基础设施技术难题,华为专门设立“奥林帕斯奖”,用于奖励全球在数据基础设施领域取得突破性贡献的科研工作者。据悉,每个难题华为都提供万元的奖励基金。
第六,生态共建。华为一直致力于生态构建。在存储领域,华为在成都建立了整个亚太地区最大的兼容性实验室,进行超过万场景的充分验证,有效完成与业界领先厂家的技术互通测试。
华为在存储领域已迈开千里之行的第一步。据IDC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年第四季度华为OceanStor存储同比增长53.7%,已连续四年居中国区分布式存储市场第一,市场份额达41.7%,超过第二到第五名厂商的份额总和。
依靠华为在储存领域扎实的基本功,华为OceanStor存储已经为很多行业带来价值。在医疗领域,Pacific系列存储提供热、温、冷分级机制,可按需将数据分级到闪存、磁盘、蓝光等介质,实现在线、进线、离线业务数据在不同介质中流动,降低海量存储TCO。
在石油领域,单个勘测项目的总数据量达到几十PB,带来高昂的机房建设和电费支出,降低TCO迫于眉睫。Pacific系列产品通过五优高密形态硬件以及大比例EC,实现90%以上高资源利用率,节省40%的机房空间,TCO降低30%以上,让整体数据分析周期缩短25%。
在自动驾驶领域,华为OceanStor存储Pacific系列产品支持NFS、S3、HDFS等多种协议的融合互通,一套存储支持多个环节的数据处理,数据零迁移,让数据效率提升25%,存储TCO降低20%,有效加速自动驾驶开发迭代的过程,助力车企快速推出更智能、更安全的产品。
截至目前,华为OceanStor存储已进入全球超过个国家,广泛服务于运营商、金融、政府、能源、医疗、制造、交通等多个行业超过00家客户。业界基于华为存储打造的数字世界底座,坚实而可靠,正在让一座座数字行业“宏伟建筑”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