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症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化工行业深度报告聚焦周期景气坚守价值投
TUhjnbcbe - 2024/10/18 17:22:00
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建投证券,郑勇、邓胜)

一、投资策略之周期篇:周期未尽,景气可期

聚焦景气高持续性板块

供给侧改革以来各化工子行业准入门槛有永久性提升,21年“双碳”战略实施,更大幅提高了高耗能行业的产能新增难度。我们统计了主要化工品-年及未来3年内规划产能情况,并遴选出其中规划产能稀少的品种。包括电石、PVC、烧碱、工业硅、粘胶短纤、草甘膦、PVA、炭黑、磷酸一铵、磷酸二铵、R22、醋酸等。

农化:需求为最有力支撑;看好农肥、农药景气演绎,首推单质肥、草甘膦

国际油价中枢提振,有利支撑农产品价格。油价对农产品的影响主要通过三种路径。第一种是在宏观层面,二者的价格和供需情况存在一致性、同向性的变化趋势。能源领域和农化领域都同时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油价在宏观上也是反映经济水平的晴雨表,二者的需求和消费水平变化都通过宏观经济的影响而保持一定程度的同向性。

第二种是产业链自下而上的逆向传递。油价的变动可以通过微观层面的产业链逆向传递影响农产品的供需和价格,通过影响具有石油替代性的生物燃料(如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以及相关石油化工产品(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价格和需求量,逆向传递至作为原料或者替代品的相关农产品,进而影响其需求和价格。

(1)燃料乙醇

燃料乙醇(99.5vol%)是可再生生物燃料的代表,玉米、甘蔗、木薯等淀粉质或糖质非粮作物是其生产的主要原料。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美国、巴西率先开始发展燃料乙醇。根据美国可再生燃料协会数据,年全球燃料乙醇日均产量万桶,其中美国、巴西分别占54.6%和28.7%,中国占比较低,仅为3.9%。目前美国销售的大部分汽油均为乙醇汽油,巴西乙醇汽油普及率超过50%。根据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未来十年间,美国以玉米做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占总产量之比高达97.8%;据USDA数据,/20营销年度中,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作物占总消耗量(含出口)之比为34.8%,超过了总玉米消耗量的三分之一。原油价格上涨,作为替代能源之一,将提振燃料乙醇的需求和价格,进而增加玉米作物等制乙醇需求,传导至玉米价格并使其有所提升,原油价格下跌时影响效果则相反。从历史数据上分析,长周期角度玉米价格与油价走势整体上保持一致,原油价格变化对玉米等燃料乙醇作物需求和价格的影响成正相关,个别历史区间因玉米或原油供需端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走势稍有背离,但对整体趋势无影响。

在中国,出于本国国情和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生物燃料没有美、欧、巴西普及程度高。年12月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出严格控制燃料乙醇加工产能扩张,从年的大力推广到如今的严控,燃料乙醇政策有了根本转变,此前乙醇汽油政策及相关补贴带动下发展的产能利用率也不高,未来在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底线下,国内玉米燃料乙醇加工业将稳健发展,预计短期内也不会达到美国、巴西等国对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的使用和依赖程度,因此国内农作物、生物燃料的价格及相关指数随油价变动的关联性比美、欧、巴西等地区相比较弱。

(2)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的应用也主要以欧美国家为主,使用原料多为大豆、菜籽油、棕榈油等,我国受限于原料不足生物柴油产销较低,且原料多采用废弃油脂和林木油料。根据EIA数据,年全球生物柴油产量为80.5万桶/日,美国、巴西、欧洲、中国生物柴油产量在全球占比分别为14.0%、12.4%、35.3%、2.6%。由于普及应用程度的差异,相对于国内,油价变动对美、巴等国生物柴油产销及出口的影响更为显著。

以大豆作物为例,美国、巴西为豆油第二、第三大产销国,生物柴油需求对豆油需求有直接影响,布伦特原油与CBOT大豆价格、巴西FOB大豆价格表现出强关联性。和玉米价格与原油关联的逻辑类似,油价上涨时,生物柴油对其替代性加强,需求量增加,价格随之上涨且产销量增加,带动豆油需求增加,从而对大豆价格产生正向影响。

第三种是产业链自上而下的正向传递。在农业发展至大规模、机械化的今天,农业生产对成品油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石油是主要的化石能源,原油价格是能源价格变化的根本动因,油价的波动会影响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燃动费用、运费等营业成本,进而影响大宗农化产品的价格和市场供需。此外,油价和运输费用也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和趋势一致性,油价上涨带动运费等变动成本费用提升,对贸易过程中的农产品价格起促升作用。

整体来看,无论是需求方面产业链逆向传导,还是生产方面正向传递,都会使农作物价格与油价呈正向关联。

除此之外,美国干旱或将为农产品行情再添把火。今年夏季,疲软的夏季季风和正在进行的拉尼娜条件阻挡了降水,美国干旱情况进一步恶化。下为美国干旱综合信息系统监测的美国干旱情况,红色越深代表干旱越严重。截至6月22日,西部极端(D3)到异常(D4)的干旱水平已经连续第三周创下纪录,覆盖了美国西部49.7%的地区,意味着49.7%的美国西部地区正在经历“极端”干旱,而一年前这一区域没有出现“异常”干旱,“极端”干旱覆盖区域也仅为2%。内达华州、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受干旱影响最为严重,位于内达华州与亚利桑那州的美国第一大水库米德湖水位已跌至年代蓄水以来新低,加州水资源局称今年是该州有记录以来第四干旱的年份。根据美国气象部门预测,美国西部高温干旱天气仍将持续,该地区平均气温将比往年正常水平高出11摄氏度。以西雅图为例,该地往常年份夏季午后气温基本不超过30度,夜间很少超过18度,但今年美国气象部门曾给出西雅图41-44度的预报,美国超级计算机模式也给出西雅图超47度的预报。

美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出口的“超级大国”。从粮食产量来看,美国拥有28亿亩耕地面积,粮食年产量近5亿吨;从粮食出口量来看,美国每年出口1亿到2亿吨粮食,约占全球粮食贸易的四分之一,其中玉米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的36%,小麦和大豆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二。美国的持续干旱带来的粮食产量降低,势必会加剧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局势。

油价上涨、补库存周期、美国异常天气共同作用下,全球及国内农产品价格明显提振。从农产品价格走势来看,中国三大主粮,小麦、稻谷、玉米,其中小麦和稻谷年消费量分别超过1亿吨、2亿吨,进口依存度不到3%,库销比超过80%,即使全球有所减产,中国最多也只是小涨,更不会出现粮荒,玉米由于中国在年取消临储措施以及划定镰刀弯区域进行面积调减,玉米的价格持续下降,当前库销比也下降到40%左右,对外依存度仅有1.5%,年价格大幅上涨,领涨主粮。其他作物中,大豆由于对外依存度比较高、库销比仅有10%不到的水平,进口来源国主要是巴西、美国、阿根廷,叠加生猪带来的需求提升,大豆继续领涨非主粮农产品,棉花虽然进口依存度不高,但是库销比仅有40%左右,随着国内外需求复苏价格同样开启上涨,其他包括花生、油菜籽均有或多或少的价格上涨。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一般会优先传导至种植面积的恢复,进而带来年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

农产品价格提升为农资行业复苏提供重要支撑,农肥、农药均明显受益。其中,农肥方面,单质肥(包括尿素、氯化钾、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在农产品价格上涨大势中最为受益,价格上涨明显。我们认为伴随全球农产品价格走出强势涨价周期,且各主要单质肥均面临较为严苛的供应限制(磷肥方面,三磷整治使行业产能持续去化,新增产能也非常困难;尿素方面,基本全国范围已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钾肥方面,我国由于自然禀赋限制很难有新增产能),可以期待单质肥料同样走出2-3年的持续景气周期。

农药方面,需求和原料主导总体上行,细分行业格局不同致走势分化。去年Q3农药行业触底,随后在上述农产品涨价大逻辑和原料端的持续推动下总体上行。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目前已恢复到年高点。但由于各农药细分品种逻辑各有不同,其景气区别很大。其中,草甘膦、草铵膦等景气较佳,菊酯等杀虫剂产品景气一般。

目前而言,我们持续看好草甘膦、草铵膦价格中枢维持高位,主要由于(1)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农资景气的大逻辑;(2)原材料供应持续紧俏,对于草甘膦而言是黄磷,对于草铵膦而言则是中间体供应持续受限;(3)可预见的行业产能扩张均减少;(4)百草枯因毒性逐步退出全球市场,草甘膦、草铵膦作为替代品替补其留下的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农药行业持续整合,利好各细分赛道龙头。年是农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规划提出到年,我国农药原药企业数量减少30%,其中年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达到5个以上,年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0个以上,着力培育2~3个年销售额超过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国内排名前20位的农药企业累计销售额达到全国总销售额的70%以上。建成3~5个生产企业集中的农药生产专业园区,到年力争进入化工集中区的农药原药企业达到总数的80%以上。而整个十三五期间针对农药的供给侧改革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业已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行业开始逐步进入整体存量时代,弱者退出,强者继续成长的时代,在此期间,我们认为行业综合性龙头及细分农药领域龙头均有望持续脱颖而出。

纯碱:全国产能增量杜绝,光伏玻璃支撑需求

从21-24年为光伏玻璃密集投产期,为纯碱行业带来可观增量需求。国内光伏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据我们统计,20年国内光伏玻璃产能约3万吨/日,而21-24年将分别达到4.77、6.75、7.65、9.18万吨/日,特别是21-22年同比增速都有望达到50%左右。光伏玻璃与一般平板玻璃一样都需求纯碱,据我们计算在21-24年光伏玻璃有望分别带来、、、万吨的新增纯碱需求,对应每年约4%的需求增量。下游光伏将有望取代地产等传统下游,成为全国纯碱需求增量的最主要来源。即便光伏玻璃景气压制下,实际投产进度受阻,我们认为也将带来行业实质性的需求回升。

新增产能投放有序、部分碱厂可能退出,供应端净增量非常有限。新增产能方面,-年以金山化工(金大地)万吨增量为代表,行业新增产能高于往年。但当前来看,21、22年行业规划新增产能分别约为80、40万吨,明显少于年水平;且部分行业产能有腾退或者主动退出计划,预计行业净新增产能将非常有限。内蒙已开始限制新建产能;长期看,碳中和或使行业产能进一步紧缩。

内蒙近日印发《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征求意见稿)》。并明确指出“从年起,不再审批纯碱等新增产能项目”“确有必要建设的,须在区内实施产能和能耗减量置换”。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级战略下,后续多省份都可能跟进,全国纯碱产能可能在数年内触及天花板。

价格研判:看好价格持续爬升,价格中枢有望维持较高位置。纯碱行业近年来实际上持续处于供需较为紧绷的格局:除20H1受疫情影响外,16年以来行业开工率长期处于80-90%左右高水平;且每逢旺季(16、17、18年9-12月行情)以及行业意外供减(20年年末行情)都容易因行业供小于求出现大幅涨价的情况。当前来看,在光伏玻璃带来可观需求增量、供需持续趋紧的背景下,我们看好纯碱价格从底部继续爬升,并维持较高的价格中枢水平。

电石-PVC/PVA:供应严重受限,需求稳健增长,看2-3年景气周期

如前文,电石生产能耗极高,且内蒙产能占比高,是碳中和背景下首当其冲的化工品。内蒙能耗新政发布以后,3月以来省内电石就开始限电,是电石持续涨价的最重要推手。而限电的特征包括:

1、大中小产能一致受影响,降负荷企业的普遍受影响程度约为30%。

2、单企业考核能耗,用电大户很难不受到影响。

3、开工率从最高的95%下跌到75-80%。即使是大厂,也会受到能耗控制的影响,这是区别于16-17年供改的地方,并非高枕无忧。

尽管当地电石限电会有所反复,我们认为行业趋势仍然不变。即行业供应将从此带上紧箍咒,从原料端持续支撑下游各产品景气。

工业硅:政策严控新增,需求旺盛增长,长期稳步上行

工业硅:硅产品原料,需求三分。工业硅即为金属硅,为纯度98%以上的单质硅。工业上由硅矿石经还原冶炼生产,作为各类含硅产品的原料。需求而言,工业硅大致有有机硅、光伏硅料、硅铝合金三大下游,需求占比大致为4:3:3。

供给:高能耗品种,行业供给预计持续受压制。工业硅生产过程类似于电解铝,其能耗极高,生产单吨工业硅耗电达到度。且年来行业产能扩张过速,行业中小劣后产能普遍存在。年以来,主要生产省份陆续出台对工业硅企业的政策限制,集中在限制新增产能和清退低效电炉。19年来行业内企业几乎已拿不到新建工业硅产能指标。年来,我国碳中和碳达峰战略发布,工业硅作为能耗、碳排放双高的产品,我们认为相关产业政策只会愈发严格,不单行业难以新增产能,劣后产能也将面临更大清退压力。行业内总产能或将因此不增反减。

需求:光伏与有机硅带动需求维持双位数增长。需求端而言,除硅铝合金市场趋于稳定之外,但光伏、有机硅两大下游均有望保持每年超15%的需求增长。光伏方面,在技术升级和政策支持之下,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保持增长,向上带动多晶硅、工业硅需求。有机硅方面,年疫情影响行业扩产进度,但目前行业主要企业均已宣布或正在实施新一轮扩产计划。高盈利驱动下,21年下半年开始行业将迎来有机硅扩产高峰期,到23年为止有机硅年均扩产规模超50万吨,对上游工业硅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我们测算21、22、23年全国工业硅需求将分别达到、、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3%、12%、10%。

景气:供需持续趋紧,价格中枢有望逐步上行。多年来工业硅价格维持在-元/吨之间震荡,且价格波动通常不大。主因中小产能密集、行业产能分散、供需结构松散,因此价格弹性较差。但在行业产能很可能保持有减无增,且需求保持相对旺盛增长的背景下,行业供需有望逆转,工业硅价格中枢也有望逐步上行。

炼化一体化:行业景气进入上行阶段,民营大炼化继年后业绩将保持高成长

全球量化宽松、原油需求恢复叠加供给相对受限,油价仍有上涨潜力。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下滑,虽然各国积极推进疫苗接种,但年以来疫情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呈现常态化,为刺激经济恢复,各国政府仍延续量化宽松政策、加大财政支出,大宗商品在量化宽松政策影响下迎来涨价潮。此外,原油需求端逐渐恢复,但由于OPEC供给恢复缓慢以及各大石油企业资本开支下降,供给端相对受限,年三月份以来美国方面原油库存下跌势头重现,布伦特油价在6月份以来站稳70美元/桶大关,预计油价仍有上涨空间。

年民营大炼化逆势交出亮眼答卷。年在疫情导致的停工、封城等措施影响下,全球经济下行,需求端大幅下滑,叠加原油供需格局变化,全年平均油价43美元/桶(年平均油价为64美元/桶),全球化工行业景气度筑底,而作为最靠近上游的炼化行业受到的冲击巨大。海外炼化企业业绩均出现下降,日本ENEOS、美国Marathon、Valero、Phillips66等企业净利润同比分别-%、-%、-%、-%,且除印度信实靠其他业务净利润为正,其余炼化企业全面亏损。国内民营炼化企业炼化项目在、年相继投产,助力民营炼化在行业景气度筑底情况下逆势崛起,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恒逸石化营收同比分别+51%、+30%、+9%,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34%、+%、-4%;同期中石化、中石油、上海石化、台塑石化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43%、-58%、-72%、-80%。

油价温和上涨带动化工产品景气度上行,民营大炼化持续受益化工品涨价。民营大炼化上市公司主体内除炼化业务之外还包括PTA、聚酯以及所有炼化下游化工品,产品价格受油价影响巨大,年3月份油价暴跌引起产业链上产品价格也大幅下滑,炼化-化纤产业链景气度筑底,炼化企业盈利能力下滑。年11月以来油价持续上涨,当前处于温和上涨通道,乐观预期下化工品价格也大幅上涨,且多个品种涨价幅度远高于油价上涨幅度,由此炼化企业的盈利能力也逐步增强,未来预计21-22年民营大炼化企业将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

高ROE凸显强劲盈利能力,民营大炼化超额收益显著。从ROE的维度进行比较,15-19年主营炼厂及海外炼化企业ROE普遍维持在10%-15%之间,优秀者如台塑石化可达19%,但由于陷入亏损,ROE纷纷转负。而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恒逸石化ROE年化分别达到29%、20%、13%,恒力炼化、浙石化、恒逸文莱PMB项目分别实现净利润89.1、.3、4.8亿元,强大的盈利能力在20H1的不利环境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从单吨净利润来看,恒力炼化和浙石化单吨净利润在元左右,恒逸文莱PMB项目单吨净利润为85元,而主营炼厂优秀代表上海石化以及台塑石化单吨净利润分别为40、70元。若以上海石化作为基准,则恒力炼化、浙石化单吨超额收益超过元,相当于在上海石化处于盈亏平衡时,恒力炼化、浙石化依然能取得近亿元以上的净利润。

轻烃一体化:碳中和及美国页岩气革命背景下轻烃一体化优势显著

碳中和及美国页岩气革命背景下轻烃一体化优势显著。全球来看,环保要求日趋严格,中国已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从策略上来看,实现碳中和有三种途径:前端清洁能源创新推动碳取代、中端过程工艺升级推动碳减排、后端CCUS(CarbonCapture,UtilizationandStorage)推动废碳资源化。轻烃制烯烃收率高、碳排放低,石脑油、丙烷、乙烷和煤炭制备烯烃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为1.7、0.6、0.9和8.4吨二氧化碳/吨烯烃。在碳中和以及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大背景下,新增烯烃的煤、油头路线项目放缓,同时低价轻质烷烃原料供应充足,轻烃一体化优势显著。

PDH装置相对其他路线具备成本优势。回溯历史成本曲线,PDH成本相对MTO和CTO有较强的成本优势;与石脑油的相对成本比较取决于油价,在高油价时PDH相对石脑油路径成本优势显著,在低油价下PDH和石脑油路径不相上下。

供需关系良好,丙烯行业持续看好。东北亚是全球丙烯主要产能区域,中国占全球产能27%。-年,全球丙烯产能复合增速为3.7%左右。年全球丙烯产能达到1.43亿吨,年全球丙烯增量主要体现在PDH和蒸汽裂解,未来除CTO/CTP有些许增量外,PDH逐步成为丙烯产能的主要增长来源。年全球丙烯新增供给小于新增需求,总体来看,未来3年全球丙烯需求维持万吨/年的增幅,丙烯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行业保持高景气度,国内丙烯产能从年的万吨增至年的万吨,年复合增速11.5%,丙烯产能呈现持续扩张的趋势。国内丙烯供需处于动态平衡,丙烯表观消费量从年的万吨增至年的万吨,年复合增速11.8%。其中年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丙烯表观消费量仍有约10%的增速。

丙烷原料供应充足,燃料性质决定价格上限。随着美国页岩气的大开发、中东的伊朗和卡塔尔等国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增加推动伴生的丙烷产量增长。美国页岩气革命带动了以乙烷、丙烷、丁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凝析液(NGL)产量的迅猛增长,年至年美国NGL从万桶/日增加至万桶/日,同期美国来自天然气处理厂的丙烷供应从59万桶/日增加至万桶/日,丙烷净出口从2万桶/日增加至万桶/日,美国丙烷供应大幅上升。此外丙烷因其高热值和低价格的特点,常被用于供发动机、烧烤食品及家用取暖系统的燃料。近年随着原料轻质化技术的突破,丙烷才逐渐向化工原料发展。中国目前70%左右的丙烷用于民用和工业燃料,30%作为化工原料,化工原料又以PDH装置的进料为主,以燃料为主要用途的特性限制了丙烷的价格上限。

目前液化丙烷主要分为CP价和MB价,我国来自中东的进口丙烷到岸价为CP价格+40美元/吨的运费,来自美国的进口丙烷到岸价为MB价格+70美元/吨的码头费+80美元/吨的运费。美国页岩气革命以来,很长一段时间MB到岸价均小于CP到岸价,因此中国国内多家企业都与美国签订丙烷长约。年之后,随着国内PDH的大力发展,市场需求旺盛,美国方面提高了液化丙烷的价格,MB到岸价与CP到岸价基本持平。年原油价格暴跌,MB到岸价一度低于CP到岸价,随着原油价格的恢复,丙烷价格也逐渐恢复,年MB到岸价全年均价为美元/吨,CP到岸价全年均价为美元/吨。

全球聚丙烯市场:亚太持续扩能,需求稳步增长。亚太地区扩能最多,需求稳步增长。年全球聚丙烯产能万吨/年,产量万吨,新增产能近万吨/年,主要来自亚太地区。年全球聚丙烯需求为万吨,同比增长5.0%,预计未来也将保持5%左右的增长。未来两年新增产能半数来自中国。

国内聚丙烯市场:需求提速,供需基本匹配。聚丙烯需求持续提速,当前供需基本匹配。-我国聚丙烯产能复合增长率为8.7%,需求增长为9.8%。其中年PP产能为万吨,同比增速为15.1%,国内表观消费量为万吨,同比增速为16.5%,产能增长速度略低于需求。国内聚丙烯自给率逐步上升。年我国聚丙烯自给率达到86%,年由于疫情影响,聚丙烯进口量同比大幅增加28.6%。但随着疫情有效控制叠加我国聚丙烯技术的改良,聚丙烯缺口尤其是高质量聚丙烯缺口将逐步缩小。

产能逐年稳步增加,主要新增产能来自中国。年,全球新增乙烯产能万吨/年,全球总产能达2.0亿吨/年,同比增长4.5%,新增产能主要来中国。在北美,由于页岩气开发使乙烯业能获取低成本原料,乙烷制乙烯已成为主流,美国乙烷基乙烯比例已达57%。亚太和欧洲乙烯生产仍以石脑油原料为主,但正在增加以进口美国乙烷为原料制乙烯的装置。年,国内乙烯产量达万吨,同比增长5.3%。年乙烯表观消费量提升至万吨,同比增长2.0%。

阻燃剂:刚性需求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阻燃剂是一种防止材料过热而引发燃烧的塑胶助剂,在工程塑料、塑胶、建筑以及电子行业具有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下游PC产能增长+新能源电动车推广,工程塑料消费快速增长将带动阻燃剂需求增长。

国内PC端供给强劲,从年至年PC产能翻了3倍以上。年国内PC产能将达万吨左右,阻燃剂需求与PC产业产能高度相关。随着产能增加,PC工程塑料价格大幅下降,相较于价格较高的ABS+溴系阻燃剂工程塑料,PC/ABS+磷系阻燃剂工程塑料获得成本优势,加速抢占市场,利好BDP磷系阻燃剂。阻燃剂下游市场内生增长强劲,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充电桩外壳、动力电池支架等均采用工程塑料。多个国家出台政策推动电动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且大力发展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电动车进入高速发展期,预计年复合增速可达30%以上,将带动工程塑料阻燃剂需求大幅增长。5G基站建设带动工程塑料强劲需求,且因高耗能高温需要工程塑料阻燃剂参与,阻燃剂市场将在政策需求驱动下迎来新发展风口。

BDP是一种无卤环保型磷系阻燃剂,与PC/ABS等工程塑料具有很高相容性。相较于有卤阻燃剂,其不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以及烟雾,并且具有低腐蚀性等优势,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阻燃剂。近年来,各个国家地区加速阻燃剂无卤替代,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以及环境法规出台,BDP等无卤阻燃剂借势抢占市场,具有可观前景。自年3月1日起,欧盟禁止电子设备制造时使用卤系阻燃剂,BDP等无卤阻燃剂迎来广阔市场。BDP生产壁垒高,工艺难度大、安全审批严格、客户认证壁垒高,供给端格局稳定,且未来2-3年预计无有效新增产能,随着需求提速有望带动价格持续上涨。BDP工程塑料阻燃剂需求预计在未来3年从12万吨/年增长至18万吨/年以上,需求快速增长有望带动BDP价格持续上涨。

精选价格底部向上品种

MDI:价格底部再现,向上弹性远大于向下空间。

6月现MDI价格洼地,价差实际已在底部。5-6月淡季,纯MDI、聚合MDI价格出现明显回调。到6月20日左右,华东纯MDI市场价在元/吨、聚合MDI市场价在15元/吨,该价格水平距离历史底部还有距离。然而,由于原油价格连续上涨,原材料纯苯价格连续大涨,MDI-纯苯价差计算,实际MDI价差距离前几年的谷底水平仅有一步之遥。而全球主要MDI产能,包括万华,均以外采纯苯为主,因此利润水平也基本被压缩至与、年谷底近似的程度。除万华外,海外其他主要产能基本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下游需求迎边际改善、旺季将临,MDI价格易涨难跌。5-6月为MDI传统淡季。同时,MDI下游需求以家居家电为主,今年以来,工业原材料价格大幅走高,特别是家电的核心原材料黑色金属(主要是铁、铜)价格相继接近或突破历史高位。相应家居家电利润率大幅下行,对其产销也形成影响。未来而言,黑色系价格基本止涨转跌,而MDI传统旺季也即将到来。当前海外MDI状况频出,全球暂无MDI新增产能,行业供应并不宽裕。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当前时点MDI价格易涨难跌,且有望随旺季到来而再度冲高。

化纤:复苏尚未充分、价格暂且蛰伏,下半年有望迎来转机;

1
查看完整版本: 化工行业深度报告聚焦周期景气坚守价值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