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奇逊:男,汉族,年10月30日出生于上海市
年,杨奇逊毕业于浙江大学;
年—年,在北京电力学院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年,获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学位;
年—年,担任北京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主任;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年,担任华北电力大学教授。
杨奇逊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自动化领域的研究。
黄文虎:力学家、教育家、振动工程专家。
年7月22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动力学专家,原籍浙江省永康市。
年,黄文虎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黄文虎长期致力于一般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学科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结合生产实际的需求开展多方向的应用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
沈昌祥: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系统工程专家。浙江省奉化人。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力系。海军计算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曾任该所副所长兼总工。在信息工程与计算机安全领域中,研制成功海陆兼容的信息处理系统、保密通信电报网络系统,并主持研究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主要著作有《实时系统软件设计初步》。
担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三网融合专家组成员,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保密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和生:数学家,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数学会理事长,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年6月20日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南京,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
~年在交通大学数学系学习,年初毕业于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数理系。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年应邀为世界数学家大会诺特讲座演讲人。
胡和生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研究,早期研究超曲面的变形理论、常曲率空间的特征等问题,发展和改进了几位著名数学家的工作。在黎曼空间运动群方面,给出确定黎曼空间运动群空隙性的一般方法,解决了持续60多年的重要问题。在关于规范场强场能否决定规范势的研究中取得深入成果,在对具质量规范场的解的研究中第一个得到经典场论中不连续的显式事例。在研究规范场团块现象和球对称规范势的决定等问题中,都取得难度大、水平高的重要成果。在线汇理论、Toda方程和调和映照的研究中,发展了孤立子的几何理论
陈宜张: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神经生理学家,男,年9月出生,浙江慈溪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第二军医大学教授,曾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宜张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生理研究。
金国章: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院士。
出生于浙江永康,药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
年金国章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年兼任医院院长;
年1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
金国章长期从事神经药理学的研究。
干福熹:年1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光学材料、非晶态物理学家,中国激光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年干福熹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课题组长;
年被送往前苏联科学院硅酸盐化学研究所学习和工作;
年获得苏联科学院硅酸盐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
年回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并先后担任光学材料研究室主任、光学材料研究部主任;
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担任激光材料研究室主任;
年至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年获得国际玻璃协会主席奖;
年担任复旦大学教授。
干福熹长期从事光学和激光材料、非晶态物质结构和性质,特别是玻璃的光学和光谱性质的研究,以及光电子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光通信和光存储等功能材料的光学、磁光和电光性质的研究。
王元:年4月30日出生于江苏镇江,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原研究室主任、所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王元于年考入浙江国立英士大学数学系;
年,因初步大学院校调整计划转入浙江大学;
年—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年,被提升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王元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研究。
陈吉余:河口海岸学家、教授、名誉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
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研究生)。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吉余主要从事与水利交通等工程建设有关的地学研究工作,年11月28日11时15分陈吉余去世,享年96岁。
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年10月9日-年5月27日),原名陈庆同,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
陈独秀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共二大、中共三大)、中央总书记(中共四大、中共五大)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
陈独秀年7月离开中共中央。年11月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开除党籍。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于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重庆(原属四川)江津。年5月27日逝世。
陈独秀以光明正大和清正廉洁在社会上赢得了尊重和声望。他是那个时代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也因其一生有过许多变化而成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他由一位叱咤风云的革命者、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领袖,转而接受托洛茨基主义,后来虽然脱离托派,但最终没有回到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上来。这是他的人生悲剧。陈独秀的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