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艾丽
从北京西北角的清河站出发,乘坐刚刚开通四个月的冬奥会专线高铁前往位于内蒙古腹地的乌兰察布市,全程只需要不到两个小时。而比高铁更快的“中国速度”,就在离轨道不远的地下——一条全长多公里的双回路光缆线路,连接着北京亦庄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享有“草原云谷”美誉的乌兰察布。
“草原云谷”誉从何来?
“年平均气温4.3℃、丰沛的电力资源、稳定的地质结构,这些天然的自然资源优势让建设于乌兰察布的数据中心能源效率极高,PUE(数据中心能源效率评价指标)数值非常低。”乌兰察布市副市长云鹏刚在11月11日内蒙古政务云大数据灾备中心运营启动大会上向记者介绍。PUE值越低,表示一个数据中心的绿色化程度越高——正因如此,中国大数据行业无人不知“南贵北乌”这一响亮的名头,并将目光纷纷投向这个内蒙古中部城市。
乌兰察布市市委书记、市长费东斌认为,内蒙古政务云大数据灾备中心项目是乌兰察布发展数字经济的又一“新引擎”,也是继华为、苹果、阿里巴巴、快手等企业大型数据中心之后,乌兰察布大数据领域的又一张靓丽名片。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这里将建成全国最大的大数据光存储产业园,可以有效服务京津冀经济圈,加快融入全国大数据市场。
乌兰察布市市委书记、市长费东斌在启动大会上。本刊记者艾丽/摄
记者在当天的启动大会上了解到,该中心一期工程投资1.6亿元,建设23PB容量的蓝光灾备存储中心和一条年生产能力万片的蓝光光盘生产线。联合投资建设方内蒙古中弘紫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江泳告诉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该项目是紫晶存储在梅州主厂之外全国范围内第一次落地光盘生产线。据了解,紫晶存储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蓝光光盘核心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其服务器操作系统、介质、设备均完全自主可控。
内蒙古政务云大数据灾备中心服务器机房已经开始运转。本刊记者艾丽/摄
大数据如何保障安全?
“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建议指出,要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随着信息化的持续发展,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信息系统的容灾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在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建设国家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的背景下,政府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使得政府成为城市数据最大的拥有者。
在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引入云计算技术与服务的过程中,利用云计算成本低、可靠性高及灵活性高的特点,可以大大提升电子政务的应用效能。而这些非结构化数据由于其庞大的体量、增长速率高、备份成本高昂、数据灾备要求高等特点成为政府部门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