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症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022科技大赏
TUhjnbcbe - 2025/5/10 19:22:00

BBTFINTECH

01AI

年11月下旬,百度Apollo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首批投入10辆第五代无人车ApolloMoon开展前排无人道路测试。如今像百度无人车、天猫精灵这样被人熟悉甚至深度体验的人工智能很多,但在几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

年5月27日,围棋九段柯洁强撑着下完白点后离开座位,在没有摄像机镜头的区域独自流泪,啜泣的声音让坐在十几米外的观众窃窃私语。20分钟后他在第三局中盘认输,以0:3结束了这场耐人寻味的人机对决,输给AlphaGo的照片传遍全世界。

棋局外,斯皮尔伯格年的电影《人工智能》中的台词更显前瞻:在现代科技萌芽初期,所谓的思考型机器震惊全世界,那只不过是会下棋的电脑,是好久之前的事。

当现实和科幻片隔空碰撞,数字化风暴席卷中国。年,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此后人工智能常与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创新等关键词相伴出现。如今人工智能早已不等同于机器人,而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技术,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亿美元,其中中国占亿元,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生产力成为全球竞争的最大变量之一。

点击阅读全文

科技大赏│AI照进现实?

02元宇宙

年11月的某一天,“元宇宙之父”、《雪崩》作者尼尔·斯蒂芬森打来跨洋视频通话,与中国读者交流心得。同一时间,聚力维度在为更好展示虚拟数字人AIGC平台“赛博演猿Cybactor”忙碌着。

“即使某天元宇宙的各项技术都臻于完美,带来的逼真体验也仅仅来自创造者的想象,变化多端的现实世界依然是一切惊喜的源泉”。相比30年前创造Metaverse(元宇宙)时的恣意飞扬,30年后尼尔·斯蒂芬森反而谦虚起来。

连通现实与虚拟,从科幻到科技,被重新定义的不只是尼尔·斯蒂芬森。元宇宙不再只是赛博朋克文学或艺术概念。当它拥有了生产力:赓续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基因,融汇AI、5G、区块链、云计算、Web3.0等匹配性元素,元宇宙想掌握两个世界平衡融通的变革力量,为了这个目标,注定要沉淀喧哗。

点击阅读全文

科技大赏

元宇宙,撇去浮华

03航空航天

“孩子,我要出趟远门,为你摘颗星星回来”。这是年10月17日,航天员刘洋在欢送战友景海鹏和陈冬乘坐“神舟十一”号进入太空,现场听到战友孩子问“爸爸去哪”时,想到的一句话,她想用这短短几个字,为孩子编织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

从神话、幻想,到理解、观测,直至成为人类太空探测领域的竞技场,摘星星的梦想正在一步一步成为现实。11月29日深夜,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12次发射任务全部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收官之战圆满完成。

图片来源:新华社

按照计划,年底之前,我国将完成“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最后一步,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推向高潮。未来,中国载人航天将从近地空间走向地月空间,进而迈向深空。

点击阅读全文

科技大赏

载人航天,三十而立

04量子算力

“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围绕着量子力学,爱因斯坦与波尔这对“宿敌”一争就是30年。在爱因斯坦看来,两个粒子之间超越光速的影响速度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也是如此,在那个著名的用以反驳哥本哈根学派的“EPR佯谬”中,他将这种不可思议的纠缠行为冠以“幽灵般”的形容。

直到年,贝尔不等式的出现,终于让量子纠缠从纯粹的思想实验变为可证真伪的科学理论。然而年10月,历史再一次被“反转”。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三位研究量子纠缠的科学家,获奖理由显示,表彰他们“进行了纠缠光子的实验,确立了对贝尔不等式的不成立,并开创了量子信息科学”。

从“幽灵”到科学,从被动观测到主动应用,量子在近百年的祛魅与探索中,迸发出巨大的能量。量子计算指数级增长的性能掀起一场全球算力的对决,量子通信未雨绸缪,在信息安全和保密方面筑起一道关键屏障。涌起于第二次量子革命浪潮,一场巨变,正在看似玄学实则硬核的量子中酝酿,爆发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点击阅读全文

科技大赏

算力不决问量子

05基因测序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以表彰其“在已灭绝的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已灭绝的人类基因组”听起来遥远,但斯万特·帕博在这一发现上借助的“基因测序”技术已围绕人们身边。

就算没检测过,也一定听过孕妇无创产前基因筛查、肿瘤患者用药检测等名词,都是运用了基因测序技术。以基因测序为代表,衍生了基因疗法等系列医学外延,这些基因解决方案经历过不可逾越的困境,又在不同疾病领域获得成功,在困境中点燃了希望。无论是基因测序的无限遐想,还是基因疗法的可能与不可能,但至少选择更多了。

点击阅读全文

科技大赏

基因测序下一站

06脑机

马斯克又在脑机接口上“整活”了。当地时间12月1日,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公布了新进展,在猴子以“意念打字”引爆外界讨论的时候,马斯克更是预告,可能在6个月内进行人体实验。

几乎是同一天,有媒体发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正在申请注册“脑海”商标,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不久前,华为刚刚与天津大学公开了一项名为“人机交互方法、人机交互装置及存储介质”的新专利,也就是当下大火的脑机接口技术。

始于科幻,发于科学。从国内到国外,从医疗到消费,被巨头抢滩的脑机接口市场正变得越发热闹。在《阿凡达2》即将归来的时候,人们也更加期待,那个曾经以“意念操控”而勾画出的潘多拉星球的故事,将再次以怎样的想象力为脑机接口的发展开启新的一页。

点击阅读全文

科技大赏

“疯狂”的脑机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2科技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