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挥舞机械手的智能化机器人、在生产线和仓库来回穿梭的智能AGV小车、使用高速巷道式堆垛机,对料箱进行自动识别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十万级洁净环境下的恒温恒湿压测中心……
这些让人震撼的生产场面,出现在位于济南孙村产业园的浪潮信息化高端装备智能工厂中,该工厂建筑面积平方米,由2条柔性智能产线、1座智能立体仓库、智能老化中心、8大严苛品控实验室和智能现代化的物流中心五大核心部分组成,是浪潮面向智慧时代,适应多样化应用场景,满足客户大规模定制化需求的定制化产品及高端产品生产制造基地。
浪潮智能工厂是服务器领域第一条信息化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线,填补了在信息化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领域的空白,是一座集智能化、自动化、模块化、数字化、精益柔性制造于一体的智能模范工厂。
这座工厂是浪潮面向智慧时代客户多样化场景需求下的定制化产品和高端产品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也是浪潮提出的“需求平台化、研发集成化、生产智能化、服务一体化”——新“四化”背景下所诞生的“”中国制造实践。
探访浪潮智能制造工厂
可能是因为平时比较少接触大工业时代的生产流水线,这次探访浪潮智能工厂让人感觉确实很震撼,也很新鲜。现场参观完的直接感受,第一就是工厂很大,走完一圈下来用时超过60分钟;第二是智能化程度很高,生产线上的工人很少,绝大部分生产环节都用了智能化的机器人替代;三是繁忙,虽然工人少,但生产线却在不停作业,运输车更是尽然有序的往返进行物料配送,显得效率极高。
以上是我个人的表面观感,其实浪潮智能工厂真正的“含金量”都在看不见的地方,这座工厂集成了六大核心信息系统,覆盖业务全流程,并将自动化设备、智能技术与柔性生产紧密结合,解决了信息化高端装备的大规模定制生产难题,实现了高端装备的高效快速交付。
同时,该工厂还让数据和信息贯穿整个生产流程并产生了巨大价值。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使得这座工厂成为一座“透明工厂”或者“3D打印工厂”,只要把一线客户的需求输入到系统中去,就能够将服务器有品质的进行敏捷交付,这种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生产流程信息化,工厂集成了六大核心信息系统,包括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WCS仓库控制系统、MES精密制造系统、AGV和RGV系统等,其中最重要的是MES系统,被称之为驱动和管理装备制造全程的神经中枢或者大脑,在其他系统的配合下,管理和控制着从物料入库到成品下线质检等整个生产流程。
其次,是生产控制智能化,整个工厂对所有部件、成品、半成品等配备了光学传感器、RFID芯片,具有温度、压强等采集功能的电子标签,由MES对生产过程的实现全程自动化控制。实现工厂制造数据管理、计划排程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等,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控制。
最后,是产线工序自动化,工厂仓储和物流两个环节实现了无人化管控,智能立体仓库能够自动对物料进出库,从仓库到产线、从产线到产线之间,再到下线进入老化室、成品库,不同生产单元之间,所有的物料运输都由AGV、RGV和激光叉车完成。
不仅如此,浪潮智能工厂中的两条柔性产线,还可分别用于节点和主机的生产,每条产线共有10个生产单元,每个单元独立作业,相比传统的流水线生产模式,柔性生产可以在同一时间可以实现并行生产,最大可同时生产10类不同类型的产品。
以浪潮整机柜服务器SR的生产为例,这款产品有超过5种类型的扩展节点,数十款不同配置的套餐,如面向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应用的协处理加速节点,面向新风数据中心的高温耐腐蚀节点等等,智能产线可同时生产多样化类型节点,并同时组装机柜,而传统的串行生产线,则只能依次顺序生产单一类型的节点,生产完毕后才能进行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
据介绍,浪潮智能工厂生产效率提高了30%,产品交付的时间也明显得以缩短,交付周期从18天缩短至3到7天,同时服务器的产品品质也得到了保证。
例如,在重复度高、要求精度高的多个生产工序中,引入工业智能机器人,这些工序包括,机柜螺丝打孔固定、节点入柜等,其中每台机柜有多个螺丝,数量大,要求精度高,采用工业机器人后,精度提高4倍,耗时减少了54%。
更重要的是,整个工厂实施了大数据采集引擎、从部件出库到生产组装,从测试验证到整机下线,整个生产超过30道工序,通过次信息采集,实现了对生产海量数据的实时、准确、全面的把控,确保了产品良率达到了99.6%。
面向智慧时代引领产业新模式
事实上,浪潮智能工厂的建设,不仅是浪潮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制造环节的升级,更是浪潮在整个计算产业发生巨变的大背景下,所做的战略布局和新的探索。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计算平台需求,这就让数据中心面临着“脱胎换骨”的变革。
以BAT三家公司的需求为例,这些顶级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年采购规模均超过10万台,过去这些客户一年集中采购的服务器类型数量不超过10款,如今暴增到了40款甚至过百款之多,加上需要处理不同的工作负载,要求提供越来越多的不同的服务器配置供选择;在海量存储领域,由于需要应对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处理,也要求更大的服务器集群,同时还要降低每个单位的IO和单位容量成本;在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学习应用中,受制于数据中心的规模,更要求单机单卡计算能力越高越好。
毫无疑问,BAT这些公司的一切困扰都来自于数据中心资源配置组合的多样化需求。换句话说,他们采购的产品已经逐渐从通用设备向更为复杂的高端服务器产品转变。加上模块化数据中心、整机柜服务器等大型服务器产品的行业标准已经成为新的趋势,这对浪潮而言,无疑提出了更高、更难的挑战。
基于此,浪潮智能工厂的落地实践,重塑了IT企业运营的模式,即“需求平台化、研发集成化、生产智能化、服务一体化”,通过打通“需求、研发、生产、服务”的闭环需求,同时利用智能工厂的先进生产力,实现定制化和智能制造相结合,满足更多客户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不同需求,具体来说:
第一,需求平台化,是指建立多样化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为此,浪潮建立了与客户供应链订单管理对接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双方物料齐套、订单、生产计划、到货计划、订单状态、资产以及物流信息线上传输,提高了商务运营的工作效率,快速承接了客户多样化需求。
第二,研发集成化,是指建立定制化产品的快速研发能力。目前,浪潮实现了全球6大研发中心协同联动,拥有“2平台1中心”的三级研发体系,以及研发双体系管理模式,实现跨部门协同,将研发需求快速产品化。此外,浪潮的研发人员还和客户保持密切合作,实现技术对接交互,从而缩短中间需求传递的环节,让研发需求更准确和高效。
第三,生产智能化,是指建立大规模定制化快速交付能力。通过浪潮智能工厂,浪潮建立了以数据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将数据作用在制造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并产生价值,真正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的生产和服务。
最后,服务一体化,是指建立全面、快速的专家服务能力。浪潮已经建立了全球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帮助客户进行国内和海外的交付。如今,浪潮可实现单日单机房节点的交付,且可以双线并行交付,实现单日00节点的交付能力
同时,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三级备件库的体系,第一时间满足客户的备件需求。此外,还实现了在客户重要业务节点的服务保障能力,比双十一,浪潮在阿里巴巴21个机房进行72小时值守,能够实现1小时的故障处理、2小时故障修复,保障双十一正常运行等。
由此可见,通过新的运营模式建设,浪潮重塑了运营体系,搭建了更为敏捷的供应链系统,真正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数据为核心,实现“需求、研发、生产、服务”四端互联互通的闭环价值,由此也打造出了最适应智慧时代下应用的领先计算平台。
重新定义计算产业新未来
凭借着在互联网行业中的丰富服务经验和定制化的创新能力,浪潮不仅仅成为BAT等互联网巨头可信赖的同行者,也为诸多中国的企业提供了更高效、更易管理、更低TCO的计算支撑平台。
正是源于这种稳定和持续的合作关系,浪潮在市场上可谓取得了丰厚的回报。据IDC、Gartner数据显示,年Q1浪潮服务器出货额中国第一,在互联网市场更是连续3年保持市场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兴的AI市场,浪潮在人工智能计算领域的市场份额也已经超过60%。
但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下一代数据中心、融合架构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普及,数据中心快速向专业化、规模化转变的过程中,浪潮重新定义了计算产业的新未来,对服务器乃至数据中心市场未来的发展必将起到引领和超越的重要作用,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
一是,浪潮完成了从通用标准到场景定制的引领。目前,浪潮为互联网行业预研、定制服务器,累计超过款已批量落地,全面引领了互联网行业技术创新风向标。
典型的如浪潮整机柜产品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经拥有符合天蝎标准的SR系列,符合OCP标准的OR系列和以及符合OPEN19标准的产品系列,其中SR系列在中国市场份额超过70%,累计出货10节点。
此外,浪潮还完成了从浅度定制、深度定制再到前沿技术预研的转变,浪潮开创了多个创新技术在业内的率先预研,包括面向数据中心大颗粒度交付的MDC、分布式连续供电系统、面向高密度计算的液冷服务器、业界首款继续SAS协议的存储资源池解决方案等。
二是,浪潮还实现了从商务合作到商业模式的联合创新,真正从OEM到ODM再到JDM蜕变。所谓JDM,是指浪潮面向应用,融合产业链,与客户建立的联合定制开发与合作模式,并与客户共同将这种创新研发的产品推广到更多行业客户,实现从从短期产品成功到长期商业模式成功。
以浪潮与百度合作为例,双方从单纯的产品合作向研发模式、生产模式的两端深入推进,使得硬件产品与软件算法从研发设计阶段就开始接触和磨合,这令研发出的SR-AI整机柜服务器产品更符合业务需求,最大化发挥AI计算力和创新能力。并且后续,浪潮还计划与百度一起讲SR-AI整机柜推向更多中小AI计算用户,推动AI行业快速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浪潮成为了隐身在众多超大互联网公司身后的产品“研发部门”。关键的是,这种联合创新背后,既代表了最前沿的技术需求,也进一步打磨了浪潮快速交付以及定制化、个性化解决方案的能力,这正是JDM模式之于浪潮技术创新的价值所在。
三是,浪潮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产品的定制化,随着对于行业应用理解的加深,浪潮还实现了产品技术的前置创新,也为诸多中国的企业提供了更多新的计算支撑平台。
通过和众多互联网公司的创新合作,在人工智能领域,浪潮先后研发了GX4、SR-AI整机柜服务器等可以Box形式独立扩展的创新AI计算产品,以及NFM5、AGX-2、NF等机架式GPU/KNL服务器以及FPGA卡等业界最丰富的AI全产品阵列。
不仅如此,浪潮如今形成的能力还可以普惠到更多的中小互联网和互联网+企业中,今年浪潮面向未来已经制定了一体机战略,陆续推出了智能客服一体机、DDos一体机、大数据一体机等产品,后续浪潮还将面向更多应用场景推出一体化解决方案。
全文总结,浪潮智能工厂不仅让浪潮首次打通了“需求、研发、生产、服务”四端需求的互联互通,将定制化和智能制造实现了完美结合,是浪潮落地践行“中国制造”的样本,更是浪潮重新定义和引领中国计算产业新模式、新未来中探索出的创新之路。
申耀的科技观察,由非著名科技媒体人申耀创办、10万公里公路自驾经验老斯基,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拥有专栏,致力于科技行业的观察和思考,在这里读懂科技行业,知趋势,赢未来!